[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9485.X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印越;才多;舒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A01G9/02 |
代理公司: | 31224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构 保滩 滑动套筒 界面单元 修复结构 可升降 生物基 桩基 生态 水生动植物 顶端连接 方向间隔 生态修复 地基土 滑动套 可漂浮 压重块 防洪 水域 悬挂 水面 延伸 施工 | ||
1.一种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沿保滩坝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生态重构界面单元,每一生态重构界面单元包括:
若干间隔打设在地基土内的桩基,每一桩基的上端露出地基土后向上延伸一段距离;
滑动套设在每一桩基的上部的滑动套筒;
一分别与每一滑动套筒的顶端连接且可漂浮于水面上的用于提供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生物基床;以及
一悬挂于所述生物基床下方的压重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为四根且呈矩形分布,所述桩基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桩基为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桩基露出地基土的部分的顶部及中部处分别设置有上、下定位环,用以控制所述滑动套筒的滑动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定位环的外周面上分别包覆有一防腐橡胶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动套筒的外筒面及其内筒面上分别涂刷有一防腐蚀涂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床包括矩形框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的生态重构界面主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由四根钢管焊接围合而成,每一根钢管内填充有轻质发泡材料,相邻的两根钢管的连接处分别通过卡扣与其相对应的滑动套筒的上端固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重构界面主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人工合成种植网、生态种植基质层以及高分子基床层,所述人工合成种植网的四周绑扎在所述矩形框架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重块体为牡蛎礁块体,其通过锚链与所述矩形框架连接且位于所述生态重构界面主体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重块体的重量不小于所述生物基床所受到的浮力。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生态重构界面单元之间的距离为0.5m~1m。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若干生态重构界面单元按照顺序依次划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生态重构界面单元,每一组中的生态重构界面单元的生物基床采用连接钢管串联成整体,所述连接钢管的两端分别绑扎有一配重水箱。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水箱为钢结构空箱且其上开设有进水孔。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预制基桩及滑动套筒,采用临时拼装船上的履带式打桩机沉桩;
步骤S2,滑动套筒由履带式打桩机起吊安装至各基桩上;
步骤S3,预制压重块体,并由履带吊定点吊放至指定位置;
步骤S4,在陆上完成生物基床的拼装工作,由吊机吊放入水,人工固定至相应安装位置,并使之与各个滑动套筒和压重块体连接;
步骤S5,在生物基床上种植挺水植物和放养水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94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铁路轨道除冰设备
- 下一篇:一种码头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