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复检联控称重灌装系统及其修正称重误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5416.1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4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姜亦武;张成民;肖宝利;徐向东;孙清涛;吴章;晋伟;束金洪;高余力;白成海;张元刚;刘坤;彭继国;邢宇龙;王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46 | 分类号: | B65B1/46;B07C5/18;B07C5/28;B07C5/3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复检 称重 灌装 系统 及其 修正 误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定量称重灌装技术领域,是一种在线复检联控称重灌装系统及其修正称重误差的方法,包括分料斗、称重斗、称重传感器、下料阀、放料阀、落料斗、称重控制器、复检称、复检称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装袋运输机构、控制系统及用于将复检称上不合格产品剔除的剔除机,称重传感器、下料阀及放料阀均与称重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控制系统接收称重控制器参数、复检传感器的实测值及环境温度进行统计分析适时对称重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控,对温度的影响进行修正补偿,实现称重设备的在线自维护,提高称量精度,减少不合格品量,降低物料成本,同时减少设备停机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量称重灌装技术领域,是一种在线复检联控称重灌装系统及其修正称重误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称重灌装机一般采用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对于精度要求较高场合还会配备复检称,通过复检称确保最终重量达标。当重量不达标时,一般分两种情况处置:对于重量不足设定值时则作为不合格品剔除;对于重量超出设定值时则让步接收,但会使原料成本大幅增加。包装称长期使用时,称重传感器会受各种因素干扰,如工作环境温差较大引起传感器偏移或不稳定等,均会导致称量不准确的现象。此外,对于一些具有腐蚀性颗粒的包装称,称量斗易被腐蚀或料斗上易粘连物料颗粒残留等,也会导致称量灌装精度不满足要求,引起不合格品率升高。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称量灌装精度,则需定期对包装称仪表进行人工校称,对料斗进行及时清理。但这种传统校称方式是一种被动式校称,一般是在重量不合格数量增加或较多时进行,或者采取定期检修维护方式。这种传统校称或检修方式均需要设备停机,严重影响产能和收益;同时传统方式也未主动考虑当前温度等因素对称重传感器的影响,校称精度具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复检联控称重灌装系统及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称重灌装系统存在不能在线自维护、需停机校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在线复检联控称重灌装系统,包括分料斗、称重斗、称重传感器、下料阀、放料阀、落料斗、称重控制器、复检称、复检称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装袋运输机构、控制系统及用于将复检称上不合格产品剔除的剔除机,落料斗上方设有能向落料斗放料的称重斗,称重斗上安装有用于称重物料重量的称重传感器,对应称重传感器周围位置的称重斗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称重斗上安装有放料阀,称重斗上方设有能向称重斗下料的分料斗,分料斗上安装有能调节开度的下料阀,落料斗下方设有能将物料装袋并输送至复检称上的装袋运输机构,复检称上安装有复检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下料阀及放料阀均与称重控制器信号连接,称重控制器、复检称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剔除机及装袋运输机构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装袋运输机构可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供袋机、缝包机、倒包机及输送机,供袋机对应落料斗下方位置设置,供袋机、缝包机、倒包机及输送机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上述分料斗上方可安装有储料仓。
上述下料阀可安装在分料斗的进料口端,放料阀安装在称重斗的放料口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在线复检联控称重灌装系统的修正称重误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控制系统的初始参数,控制系统的初始参数包括:定重值、差值预警值、差值预设值、温度预设值及温度预设差值,控制系统根据定重值对称重控制器进行初始参数设置,称重控制器的初始参数包括:小投料阶段结束时称重重量增量WTS;
b.控制系统给称重控制器信号向称重斗中下料,整个下料过程依次分为大投料阶段和小投料阶段;
c.控制系统给称重控制器和装袋运输机构信号,对称重斗中的物料进行装袋并输送至复检称处进行复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