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储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5390.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1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勇;王玉铭;何锋;肖杨明;王立力;王玉强;朱赢健;陈健;王正东;赵艳龙;何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69 | 分类号: | H01M50/569;H01M10/613;H01M10/6551;A62C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低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储能器和接线头,储能器通过接线头与配电母线连接,
所述储能器包括箱体、若干个层板、若干个蓄电池BT、若干个PCS单元、若干个电感L、若干个电压计、通信模块、存储器和控制单元,若干个层板将箱体内部空间沿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若干个所述蓄电池BT固定设置在层板上,蓄电池BT与PCS单元连接,若干个PCS单元的输出端一端通过电感L相互连接,若干个PCS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相互连接,若干个PCS单元的两个相互连接端分别与配电母线L线以及N线连接,若干个电压计分别监测一个蓄电池BT两端的电压,PCS单元、电压计、通信模块以及存储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储能器包括被动气体灭火器,被动气体灭火器安装在箱体内,所述被动气体灭火器包括罐体、充气阀、金属塞、若干个卡爪和石蜡块,充气阀安装在罐体底部,罐体内填充高压灭火气体,金属塞塞入罐体的开口,金属塞与罐体之间涂有气密填充剂,金属塞一端伸出罐体,金属塞位于罐体内的一端加工有若干个沟槽,若干个所述卡爪一端与沟槽底部固定连接,卡爪侧面与沟槽侧面抵接,卡爪另一端与罐体抵接,卡爪靠近沟槽的部分具有弹性,所述石蜡块填充所述沟槽,所述被动气体灭火器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上分布有筛孔,所述压板固定安装在金属塞伸入罐体的一端,所述压板压覆在石蜡块上,弹性卡爪靠近石蜡的一侧延伸有凸起,所述凸起延伸入压板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BT包括盒体、盒盖、正极接线柱、若干个正极板、正极连接线、负极接线柱、若干个负极板、负极连接线、安全阀、若干个多孔隔板、酸液和若干个硅隔板,所述盒体顶面开口,若干个所述硅隔板将盒体分隔成若干个单格,单格内安装有若干个正极板、若干个多孔隔板以及若干个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相间排列,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放置所述多孔隔板,所述酸液浸满所述多孔隔板,若干个所述正极板均通过正极连接线与正极接线柱连接,若干个所述负极板均通过负极连接线与负极接线柱连接,盒盖可拆卸安装在盒体顶部,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均穿透并固定在盒盖上,所述硅隔板穿透盒盖并与盒盖密封连接,所述安全阀安装在所述盒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BT还包括若干个散热硅板,所述散热硅板紧贴在硅隔板上并与硅隔板固定连接,散热硅板具有栅状枝。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低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蓄电池BT还包括硅条,若干个所述硅隔板通过硅条相互连接,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硅条抵接,温度传感器检测硅条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动气体灭火器的金属塞露出罐体的部分安装有若干个散热鳍片,若干个所述散热鳍片沿金属塞圆周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侧面开有若干个通风孔。
7.一种低压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将储能器移动到负荷中心或台区配电变压器附近,通过接线头将储能器与配电母线连接;
B)当台区配电变压器负荷超过容量的80%时,控制单元通过控制PCS单元将蓄电池BT内的电能输入到配网中,降低台区配电变压器的负荷;
C)当台区配电变压器负荷低于容量的30%时,控制单元通过控制PCS单元由配网母线为蓄电池BT充电;
D)当台区内存在光伏电厂的光伏功率未被消纳时,控制单元通过控制PCS单元由配网母线为蓄电池BT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压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蓄电池BT充电时的充电功率与负荷功率之和不超过台区配电变压器容量的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3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立体钢筋网片柔性制造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车辆座舱出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