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箍筋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4219.X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葛黎明;赵明朝;郝永跃;刘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5/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张云波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工艺 | ||
1.一种箍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A箍筋(1)与B箍筋(2)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作A箍筋(1),选取一根足够长的钢筋,将钢筋的一端设为A箍筋弯制起点(1-1),在A箍筋弯制起点(1-1)处先弯制弯钩;
步骤B:将钢筋向右延伸直至第一A箍筋弯折点(1-3),将钢筋进行弯制形成第一处桥面剪力筋(1-4);
步骤C:第一处桥面剪力筋(1-4)弯制好后,继续将钢筋向右弯制,到第二A箍筋弯折点(1-5)时,将钢筋进行弯制形成第二处桥面剪力筋(1-6);
步骤D:第二处桥面剪力筋(1-6)弯制好后,继续将钢筋向右弯制,到第三A箍筋弯折点(1-7)时,将钢筋进行弯制形成第三处桥面剪力筋(1-8);
步骤E:第三处桥面剪力筋(1-8)弯制好后,继续将钢筋向右弯制到A箍筋(1)端部,将钢筋向上弯制,再将钢筋向左弯制,再将钢筋向下弯制,使得钢筋回到A箍筋弯制起点(1-1)处,形成A箍筋弯制终点(1-2);
步骤F:A箍筋(1)位于同一平面上,在A箍筋弯制终点(1-2)沿A箍筋(1)所在平面纵向弯曲,重复上述步骤A-步骤F的操作,使得A箍筋(1)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
步骤G:制作B箍筋(2),选取一个足够长的钢筋,将钢筋的一端设为B箍筋弯制起点(2-1),在B箍筋弯制起点(2-1)处先弯制弯钩;
步骤H:将钢筋向左延伸,再将钢筋向下弯折到底,再将钢筋向右弯制,再将钢筋向上弯制,直至钢筋到第一肋板弯折点(2-3);
步骤I:将钢筋在第一肋板弯折点(2-3)处进行弯制形成第一处肋板架立筋(2-4);
步骤J:在第一处肋板架立筋(2-4)弯制好后,继续将钢筋向上弯制,到第二肋板弯折点(2-5)时,将钢筋进行弯制形成第二处肋板架立筋(2-6);
步骤K:第二处肋板架立筋(2-6)弯制好后,继续将钢筋向上弯制,使得钢筋回到B箍筋弯制起点(2-1)处,形成B箍筋弯制终点(2-2);
步骤L:B箍筋(2)位于同一平面上,在B箍筋弯制终点(2-2)沿B箍筋(2)所在平面纵向弯曲,重复上述步骤G-步骤K的操作,使得B箍筋(2)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箍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桥面剪力筋(1-4)、第二处桥面剪力筋(1-6)和第三处桥面剪力筋(1-8)均围成四边形结构,且第一处桥面剪力筋(1-4)、第二处桥面剪力筋(1-6)和第三处桥面剪力筋(1-8)顶部延伸至钢筋结构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箍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桥面剪力筋(1-4)、第二处桥面剪力筋(1-6)底部沿A箍筋(1)中部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箍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B箍筋(2)底部向两侧延伸,B箍筋(2)底部尺寸大于B箍筋顶部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箍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B箍筋(2)顶部与A箍筋(1)中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42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开关及其操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体体态图像的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