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层反射杂乱程度的刻画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7314.7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徐雷鸣;王鹏燕;邹森林;张杨;汪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潘聪聪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层 反射 杂乱 程度 刻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反射杂乱程度的刻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提取三维数据体的倾角和方位角属性;S2、提取所述三维数据体内任意点Dot(x,y,z)的小三维数据体;S3、将所述小三维数据体中每一点的倾角和方位角投影到极坐标系;S4、计算点Dot(x,y,z)到小三维数据体中任意一点Dot(i,j,k)的距离Dissubgt;(i,j,k)/subgt;;S5、计算点Dot(x,y,z)的杂乱度属性。本发明通过杂乱度属性反映反射杂乱程度,杂乱度值越大反射越杂乱,本发明能够剔除反射稳定的区域、识别地震剖面中反射比较杂乱的地方,有利于弱信号的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层反射杂乱程度的刻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采集利用各种震源(炸药震源、可控震源、气枪等)激发地震子波,地震子波向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地层阻抗差异界面(即地层反射界面)便产生透射和反射,通过地面布置的检波器接收地下地层反射到地面上来的地震信号。通过对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信号进行处理即可获得与地下地层反射界面相对应的地震剖面,地震剖面包含了丰富的地震波振幅和旅行时等信息,从地震剖面中能够获得到地下地层的产状、波阻抗差异(振幅)、旅行时等信息。比如,当地震波穿过平稳地层时,地震剖面上表现为稳定的反射同相轴;当地下地层岩石分布不均匀(如垮塌、破碎带等)、地层不稳定、地下岩石分布杂乱时,地震剖面上则表现为比较杂乱的反射,没有比较连续的同相轴。比如西北塔河地区的碳酸盐岩奥陶系储层,随着勘探与开发的不断推进,较明显的强能量“串珠状”异常反射的缝洞体储层开发动用程度已很高,大量由小缝洞形成的非串珠状储集体逐步成为部署即剩余油开发的潜力,但是这类储层表现为不规则的弱串珠、能量小、反射杂乱,识别与开发难度较大。传统的相干、曲率等不连续性检测技术能够用于表示地下地层的断裂系统和地层特征,刻画断层的边界,在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刻画地层反射杂乱程度的一种属性,不能够去除地层稳定的成分、保留或识别处地层反射杂乱的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反射杂乱程度的刻画方法,包括:
S1、提取三维数据体的倾角和方位角属性;
S2、提取所述三维数据体内任意点Dot(x,y,z)的小三维数据体;
S3、将所述小三维数据体中每一点的倾角和方位角投影到极坐标系;
S4、计算点Dot(x,y,z)到小三维数据体中任意一点Dot(i,j,k)的距离Dis(i,j,k);
S5、计算点Dot(x,y,z)的杂乱度属性。
可选地,所述步骤S5之后,包括:
对于所述三维数据体中的任意一点,重复步骤S2到步骤S5,提取整个三维数据体Cube的杂乱度属性Disarray。
可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以点Dot(x,y,z)为中心,提取(2m+1)*(2m+1)*(2n+1)个样点的倾角和方位角属性,其中2m+1为线和道的数量,2n+1为时间方向的样点数。
可选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Dis(i,j,k)为:
可选地,所述步骤S5中所述点Dot(x,y,z)的杂乱度属性为点Dot(x,y,z)与小三维数据体CubeDot(x,y,z)中所有点的距离之和。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反射杂乱程度的刻画系统,包括:
第一提取模块,用于提取三维数据体的倾角和方位角属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7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