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2269.6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韩雄;庞东晓;贺秋云;潘登;王志敏;卢齐;黄崇君;郑冲涛;聂捷;刘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5/00 | 分类号: | C08L15/00;C08K3/04;C08K3/36;C08K3/34;C08K5/14;C08K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周萍;安宇宏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高压 橡胶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材料能够耐177℃高温,耐压差105MPa,所述橡胶材料能够用于制作一体化的封隔器胶筒,所述橡胶材料由按照质量分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
36~46%氢化丁腈橡胶、23~33%喷雾炭黑、4~14%热裂解炭黑、3~13%纳米白炭黑、3~13%陶土、1~4%增塑剂、1.1~1.9%防老剂、0.5~2%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1~4% 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丁腈橡胶中丙烯腈质量分数为36~44%、残余双键含量小于8%,所述氢化丁腈橡胶在100℃下的生胶门尼粘度ML1+4为5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裂解炭黑的比表面积为7~12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括DOS增塑剂、DOP增塑剂、TP-95增塑剂和TOTM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在橡胶材料原料中所占的质量分数为1.1~1.9%,所述防老剂包括RD防老剂、445防老剂、ZMTI防老剂和MB防老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的有效含量不低于40%。
7.一种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材料能够耐177℃高温,耐压差105MPa,橡胶材料能够用于制作一体化的封隔器胶筒,橡胶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按照质量分数计的:36~46%氢化丁腈橡胶、23~33%喷雾炭黑、4~14%热裂解炭黑、3~13%纳米白炭黑、3~13%陶土、1~4%增塑剂、1.1~1.9%防老剂、0.5~2%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1~4% 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将制备原料中的氢化丁腈橡胶、热裂解炭黑、喷雾炭黑、纳米白炭黑、陶土、增塑剂和防老剂投入到混炼设备中进行第一次混炼,第一次出胶得到母胶;
将母胶、制备原料中的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和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投入到混炼设备中进行第二次混炼,第二次出胶得到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
8.一种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材料能够耐177℃高温,耐压差105MPa,橡胶材料能够用于制作一体化的封隔器胶筒,橡胶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按照质量分数计的:36~46%氢化丁腈橡胶、23~33%喷雾炭黑、4~14%热裂解炭黑、3~13%纳米白炭黑、3~13%陶土、1~4%增塑剂、1.1~1.9%防老剂、0.5~2%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1~4% 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将制备原料中的氢化丁腈橡胶、热裂解炭黑、喷雾炭黑、纳米白炭黑、陶土、增塑剂和防老剂投入到混炼设备中进行第一次混炼,第一次出胶得到母胶;
将母胶、制备原料中的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和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投入到混炼设备中进行第二次混炼,第二次出胶得到待硫化橡胶材料;
将待硫化橡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
将所述干燥后的材料进行第一次硫化,得到第一硫化产物;
将第一硫化产物进行第二次硫化,得到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行第二次混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母胶在室温下放置8h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混炼的混炼设备的转子转速为70~80rpm,第一次出胶的温度为90~100℃,时间为10~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22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封隔器
- 下一篇:一种透气树脂及高延伸率吹塑透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