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784.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钰;徐虹;张平宇;国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3/04 | 分类号: | B21C23/04;B21C25/02;B21C29/00;B21C31/00 |
代理公司: | 22100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脉冲电源 陶瓷管道 铜块 绝缘云母片 模具内部 电极 热电偶 正挤压 顶杆 高能脉冲电流 金属材料加工 安全系数 闭合回路 测量模具 加工装置 输出电流 一端连接 铜导线 冲头 放入 钢制 控温 凸环 小孔 直插 匹配 装配 挤压 镶嵌 节约 | ||
1.一种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和顶杆,所述模具内部有铜块一(3)、铜块二(4)、陶瓷管道(6),陶瓷管道(6)通过凸环一(7)、凸环二(8)与模具上的凹槽匹配,将铜块一(3)、铜块二(4)与陶瓷管道(6)装配好放入模具;所述顶杆由绝缘云母片(9)和钢制的冲头(10)构成,绝缘云母片(9)镶嵌在冲头(10)上形成模具的顶杆;电极一(1)、电极二(2)分别通过铜导线与脉冲电源相连接;由脉冲电源输出电流,电极一(1)、电极二(2)分别与模具内的铜块一(3)、铜块二(4)相连,待试样开始挤压时,与试样共同形成闭合回路;热电偶经模具小孔(5)直插模具内部,用于测量模具内部的温度,热电偶另一端连接脉冲电源,实现控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块一(3)、铜块二(4)上下分别设有环形凸起,陶瓷管道(6)的凹槽与所述凸起相配合,使其内部结构稳定,陶瓷管道(6)上设有凸环一(7)、凸环二(8),并与模具上的凹槽相配合;铜块一(3)、铜块二(4)与陶瓷管道(6)装配好放入模具内,闭合模具并通过螺栓将模具固定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电源为定制智能电源,有两种启动方式:恒温和恒流模式;恒温模式下,用户需设定温度,通过热电偶所测的温度改变输出电流,从而控制成形温度;恒流模式下,用户只需要预设电流和安全温度,热电偶所返回的温度未超过设置的安全温度,则输出电流为预设电流,超过则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块一(3)、铜块二(4)与模具接触的部分刷上耐高温陶瓷绝缘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电偶为K型热电偶,测量范围为0~11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管道(6)的A、B两端具有不同的内径,试样从内径较大的A端进入,从内径较小的B端出来,从而完成一次挤压,变形过程是在C区域内完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电流作用区域刚好是材料变形区域,可以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施以电脉冲,增加正挤压的效率,节约能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管道(6)的材料是刚玉陶瓷,陶瓷管道(6)用于将试样和模具隔离开,防止电流导入模具上。
9.一种高能脉冲电流辅助正挤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理润滑:将模具拆开,往陶瓷通道(6)内部涂抹导电润滑剂;
步骤二、安装工件:将陶瓷通道(6)与铜块一、二(3、4)配合,再一起安装到模具中,将模具合并,用长螺钉把模具固定住,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步骤三、将导线和热电偶连接到模具上,开启电源设置电参数;
步骤四、将金属胚料上涂抹导电润滑剂,从陶瓷通道(6)的A端放入,胚料与铜块一、二(3、4)形成闭合的回路,脉冲电流作用于胚料上;接着在万能试验机的作用下挤压顶杆,顶杆以适当的速度向下运动,使金属胚料变形;
步骤五、挤压到顶杆完全进入模具中时,取出顶杆重复步骤四,从陶瓷通道(6)的B端得到变形的胚料;
步骤六、拆除模具,清理模具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7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