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集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214.1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伟;任封娟;武松辉;张培涛;柴修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瑞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H02J13/00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思思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 集中控制器 电池柜 储能系统 集装箱 集装箱技术领域 直流侧并联 安全隐患 集控系统 连接方式 通信连接 直接接入 并联 两组 电缆 电池 室内 消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集控系统,属于储能集装箱技术领域,设置在储能集装箱内,包括两组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并联的若干个电池柜、与若干个电池柜连接的PCS柜,以及与若干个电池柜直流侧并联的高压汇控装置;所述高压汇控装置包括储能集中控制器、与储能集中控制器通信连接的BMS、所述储能集中控制器和BMS均与PCS柜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储能集装箱中的电池室内的连接方式存在消耗电缆长度较长,BMS直接接入PCS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集装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流集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所需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使用一种装置,把一段时期内暂时不用的多余能量通过某种方式收集并储存起来,在使用高峰时再提取使用,或者运往能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这种方法就是能量存储。储能主要包括热能、动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等能量的存储,目前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主要是以储存热能、电能为主,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其中,电力的“移峰填谷”主要靠储能集装箱来实现。
现有的储能集装箱一般包括电池室和控制室,电池室内设置有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储能变流器(PCS),控制室内设置有温度控制系统、远程数据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和照明系统。一般是将多个BMS分别接入PCS中,经过变压器之后接入环网柜,再接入变电站母线。这种连接方式消耗电缆长度较长,从而造成一定的损耗,且BMS直接接入PCS中,如果发生故障,不利于整个系统的保护。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流集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直流集控系统,解决了现有储能集装箱中的电池室内的连接方式存在消耗电缆长度较长,BMS直接接入PCS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流集控系统,设置在储能集装箱内,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并联的若干个电池柜、与若干个电池柜连接的PCS柜,以及与若干个电池柜直流侧并联的高压汇控装置;
所述高压汇控装置包括储能集中控制器、与储能集中控制器通信连接的BMS、所述储能集中控制器和BMS均与PCS柜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汇控装置还包括与储能集中控制器控制连接的报警单元、与储能集中控制器控制连接的运行状态监控单元,以及与储能集中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环境监控单元。
更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声光报警器和系统急停按钮。
更进一步地,所述运行状态监控单元包括烟感探测器、水浸传感器、入侵探测器、变压器运行检测器和开关状态检测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控单元包括温度调节设备、温湿度监测器和电能计量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汇控装置还包括与储能集中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光纤以太网交换机、与光纤以太网交换机通信连接的视频监控和调度单元,所述光纤以太网交换机还与PCS柜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视频监控和调度单元包括视频监控设备和触摸屏,所述视频监控设备采用站级监控设备,通过Fiber核心与光纤以太网交换机通信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光纤以太网交换机可采用IES2010-2GS系列工业交换机,所述触摸屏可采用TPC1061Ti工控触摸屏。
更进一步地,所述储能集中控制器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可以是BF-CX5130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柜的数量为3至6个,每个电池柜中具有一套电池簇,所述电池簇由若干个蓄电池经过串并联方式联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瑞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瑞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