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9082.0 | 申请日: | 201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璐;黄孟琼;屈晓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40/02 | 分类号: | C03B4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玻璃 脱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10‑30份;硅油:1‑5份;聚乙二醇:1‑5份;pH调节剂:0.5‑2份;聚丙烯酸钠: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份;去离子水20‑50份。本发明所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能够有效降的防止玻璃制品在脱模过程中粘附在金属模具上,使玻璃制品表面光洁,同时此脱模剂拥有优越的成膜粘附力,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润滑,抗氧化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玻璃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金属模具对玻璃制品进行成型,玻璃的软化温度一般在500℃以上,因此金属模具的工作温度一般为500-1200℃,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玻璃熔浆容易粘附在金属模具表面,在玻璃制品表面积碳,会有裂纹出现,影响玻璃制品表面的光洁度。因此,需要周期性的对金属模具内腔喷涂脱模剂并形成一层干性润滑膜,从而使脱模操作轻而易举,同时,又可避免强行取出对产品造成损伤。
现有技术中的脱模剂主要由粉料、悬浮剂、功能助剂和溶剂组成。粉料多包括铝粉、铜粉、蜡粉,铝粉、铜粉的耐热性较好,能够在溶剂挥发后保留在模具表面,但是它们的延展性、成膜性较差,如果加入量过少,很难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从而影响砂芯的脱模性能,如果加入量过大,则在模具表面形成堆积层,影响铸件尺寸和精度。为了解决脱模剂延展性和成膜性的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的基础组分中加入石墨烯,将基础组分和石墨烯乳化后得到全新的脱模剂,使得该脱模剂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成模性的方法。但将石墨烯直接加入到基础成分中进行乳化,石墨烯在里面只是物理分散,机械的吸附脱模粉料和其他物质,使得脱模剂的成模性与延展性的提高有限,且因石墨烯自身的吸附性能,会使脱模剂存在团聚现象,刷到玻璃模具表面虽然容易成膜,但也会因为团聚现象,在某些地方会造成堆积,影响玻璃表面的平滑与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能够有效降的防止玻璃制品在脱模过程中粘附在金属模具上,使制品表面光洁,同时此脱模剂拥有优越的成膜粘附力,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润滑,抗氧化的效果,具有很好的成模性和延展性。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10-30份;硅油:1-5份;聚乙二醇:1-5份;pH调节剂:0.5-2份;聚丙烯酸钠: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份;去离子水20-50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30-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30份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30-20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5-20份石墨微球搅拌30-150min,然后在50-80℃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粒径为100nm-1500nm。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片径为10nm-1000nm,片层厚度为0.35-3nm。
其中,所述石墨微球的粒径为100nm-1000nm。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2000。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PH值为6-8。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5份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10-30份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9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