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5224.6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源炘;孟庆龙;沈芳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金造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22 | 分类号: | B65D30/22;B65D8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先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8 | 代理人: | 邵劲草;张雪竹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湿 分离 面膜 包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包含一包装袋及两个操作片。包装袋包含两个挠性膜、一第一密合结构及一第二密合结构。两个挠性膜的部分通过第一密合结构相密合以令两个挠性膜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两个挠性膜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密合结构相密合,以令容置空间分为一液体容室及一面膜容室。液体容室与面膜容室分别用以储存液体及面膜。第二密合结构包含一虚分隔部,虚分隔部的临界破坏拉力值小于第一密合结构的临界破坏拉力值。两个操作片分别连接于两个挠性膜。两个操作片分别用以沿相反的两个方向被拉动,而令虚分隔部被破坏,使得液体容室及面膜容室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面膜包装结构,特别是一种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市面上所贩售的面膜考虑到面膜长时间浸泡于精华液中容易使得细菌孳生于面膜的问题,因此厂商针对此问题进一步针对面膜的包装进行改良。目前常见的改良包装大多是将精华液与面膜分别存放于两个空间,此连通两个空间的通道是通过贴纸堵住而令两个空间完全隔离。在使用者欲使用面膜前仅需将贴纸拉开,来让两个空间通过通道相连通,以使精华液与面膜混合。
然而,目前这样的包装仍有缺陷,其原因在于为了让使用者可轻易地拉开贴纸,贴纸的粘合力并不会设定太强,以维持使用者操作贴纸的手感。但,在运送的过程中,粘合力不强的贴纸容易因面膜包装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脱开,使得原本两个分隔的空间通过通道相连通,造成精华液与面膜非预期地混合。因此,使用者常常在未欲使用面膜的情况下,即发现精华液已与面膜混合。有鉴于此,目前此领域研发人员正致力于解决前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藉以兼顾面膜包装结构在保持干湿分离状态时的可靠度与在解除干湿分离时的操作手感。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适于储存一液体及一面膜。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包含一包装袋及两个操作片。包装袋包含两个挠性膜、一第一密合结构及一第二密合结构。两个挠性膜的部分通过第一密合结构相密合以令两个挠性膜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两个挠性膜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密合结构相密合,以令容置空间分为一液体容室及一面膜容室。液体容室与面膜容室分别用以储存液体及面膜。第二密合结构包含一虚分隔部,虚分隔部的临界破坏拉力值小于第一密合结构的临界破坏拉力值。两个操作片分别连接于两个挠性膜。两个操作片分别用以沿相反的两个方向被拉动,而令虚分隔部被破坏,使得液体容室及面膜容室相连通。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由于两个挠性膜分别连接有操作片,故即使为了加强液体容室及面膜容室的密封性,而将虚分隔部的临界破坏拉力值设定至一定的强度,使用者仍可通过拉动两个操作片来让虚分隔部被破坏。因此,两个操作片的操作手感及液体容室与面膜容室的密封性得以兼顾。
此外,又因为虚分隔部的临界破坏拉力值小于第一密合结构的临界破坏拉力值,故拉动两个操作片时仅会破坏虚分隔部,并不会破坏第一密合结构,而可确保液体不会自面膜包装结构漏出。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第二密合结构被破坏的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金造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拓金造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5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