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加强锚固作用的减震定位复合式注浆锚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1929.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7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林;王亮清;邓姗;姜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E02D5/74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易滨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套管 弹性件 内套管 定位装置 让位孔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压缩状态 锚杆 回复 减震 锚杆支护 锚固作用 相对位移 注浆锚杆 钻杆连接 钻孔孔壁 侧壁沿 复合式 浆体 钻杆 钻孔 相抵 穿过 延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加强锚固作用的减震定位复合式注浆锚杆,包括多个定位装置以及多个钻杆,定位装置两端用于与钻杆连接;定位装置包括外套管、套设于外套管内的内套管以及多个弹性件;外套管侧壁沿周向贯设有多个让位孔,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具有沿外套管延伸方向的相对位移,以使外套管具有与内套管相对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多个弹性件设于内套管上具有压缩状态和回复状态,外套管位于第一位置时,弹性件位于压缩状态,外套管位于第二位置时,多个弹性件与多个让位孔一一相对,弹性件穿过让位孔位于回复状态,用于与钻孔孔壁相抵接。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将锚杆调整至钻孔的中间位置,使得锚杆周围浆体分布均匀,使得锚杆支护更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加强锚固作用的减震定位复合式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锚固技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岩土体的加固。它在作用的过程中,提供锚固力,使分散的岩土体能够保持相对完整的状态,从而保证岩土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锚固技术在支护中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的特点,能够有效的阻止岩土体的变形和坍塌破坏。锚杆支护以其优越的特性成为岩土工程领域最有效的支护方式之一。
然而,在工程应用领域中,一方面岩土体以其破碎性使得在边坡中很容易出现滑坡事故,在使用锚杆支护的过程中,由于岩土体破碎性使得锚杆在支护过程中的连接作用变得越来越弱,因此需要将岩土体形成一个整体,确保锚杆-岩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锚杆支护维持稳定的状态中,会受到各种开挖扰动的影响,使得锚杆发生松动,从而影响支护效果,因此需要锚杆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应对各种应力扰动。此外,锚杆在支护过程中,若不采取措施,会因为重力作用沉到钻孔底部,从而使浆体不能与锚杆保持很好的连接,锚杆要能够在钻孔中有效的发挥作用,需使得锚杆在进入钻孔中保持在中央位置,这样注浆过程中才能够使得锚杆周围浆体分布均匀,使得锚杆支护更有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加强锚固作用的减震定位复合式注浆锚杆,旨在将锚杆调整至钻孔的中间位置,使得锚杆周围浆体分布均匀,使得锚杆支护更有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加强锚固作用的减震定位复合式注浆锚杆,包括多个定位装置以及多个钻杆,所述定位装置两端用于与所述钻杆连接以形成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侧壁贯穿设有多个注浆孔,以供位于所述锚杆本体内的砂浆穿过;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内的内套管以及多个弹性件,所述外套管远离所述内套管的一端用于与相邻所述钻杆相连,所述内套管远离所述外套管的一端用于与相邻所述钻杆相连;所述外套管侧壁沿周向贯穿设有多个让位孔,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具有沿所述外套管延伸方向的相对位移,以使所述外套管具有与所述内套管相对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多个弹性件沿所述内套管周向间隔分布,且均沿所述内套管径向延伸,设于所述内套管上,所述弹性件具有压缩状态和回复状态,所述外套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压缩状态,位于所述内套管外侧壁和所述外套管内侧壁之间,所述外套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弹性件与多个所述让位孔一一相对,所述弹性件穿过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回复状态,用于与所述钻孔孔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内套管内;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位置贯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弹性件一端位于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固定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内套管外;
所述弹性件位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外套管内侧壁相抵接,所述弹性件位于回复状态时,所述通孔与所述让位孔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以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所述内套管径向延伸,一端位于所述内套管内,通过弹簧与所述固定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内套管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1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管廊运架机的托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