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1753.9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唐利琦;薛榜强;张寒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野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0 | 分类号: | B25H3/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33230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德祯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体 第一侧部 第二侧部 可活动 掉落 缓冲器 防碰撞缓冲装置 板状结构 动态接入 浮动结构 缓冲结构 防碰撞 可浮动 缓冲 阻隔 浮动 简易 铺设 申请 支撑 配合 | ||
1.一种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用于轴体(10)的防碰撞缓冲,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器(1),其类似板状结构铺设于轴体(10)的掉落方向(g),沿着轴体(10)的掉落方向(g)上靠近轴体(10)布置,其包括
第一侧部(11),其可浮动引导接入轴体(10)并避免轴体(10)碰撞的缓冲结构;以及
第二侧部(12),其配合第一侧部(11)进行浮动并阻隔轴体(10)掉落的结构;
支撑部(3),其沿着第一侧部(11)上可活动的连接,或
沿着第二侧部(12)上可活动的连接,或
沿着第一侧部(11)、第二侧部(12)间可活动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侧部(11)的板状缓冲结构截面呈类似对号的“√”形,沿着“√”形长边一侧的顶部表面接入轴体(10);
轴体(10)沿着“√”形长边一侧的顶部表面滑落入“√”形底部的集料边(13)处进行滑落式缓冲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侧部(12)的板状结构截面类似“一”字形;其中,
第一侧部(11)的配重与第二侧部(12)的配重为配重相等,进而第一侧部(11)与第二侧部(12)沿着支撑部(3)进行平衡性的浮动或摆动;
或
第一侧部(11)的配重与第二侧部(12)的配重为配重不相等;进而第一侧部(11)与第二侧部(12)沿着支撑部(3)进行非平衡性的浮动或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侧部(11)上接触或落入有轴体(10),第二侧部(12)中可调节的固定有配重件(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缓冲器(1)还包括用于与支撑部(3)可活动连接的定位体(15);
定位体(15)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侧部(11)的顶部壁上,或
第二侧部(12)的顶部壁上,或
第一侧部(11)、第二侧部(12)间的结合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定位体(15)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缓冲器(1)于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下浮动的限制体(16)与限位件(17);
其中,限制体(16)呈半圆弧形结构,沿着半圆弧形的缺口中设置限位件(17)进行位置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定位体(15)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缓冲器(1)于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下极限浮动的第一浮动端(161)与第二浮动端(162)及限位件(17);
限位件(17)沿着第一浮动端(161)、第二浮动端(162)之间设置。
8.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1)为板体结构,沿着板体的内部或端部设置支撑部(3)形成可浮动的支撑连接;
缓冲器(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接入轴体(10)浮动至滚落状态下的收纳机构(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二侧挡(4、5),其用于防止加工油脂的溢出及轴体(10)的掉出;
沿着收纳机构(2)形成的容纳槽内壁中设有用于防护轴体(10)的保护垫(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的防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料壳(8),其用于侧挡轴体(10)沿着未阻挡的一侧掉落至缓冲器(1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野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野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17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