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中止涕口服液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1398.5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5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瑞;赵景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升瑞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08;A61P11/02;A61K33/12;A61K33/26;A61K35/413;A61K35/61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61106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天顺;李凤岐 |
地址: | 72100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份 去除 体内 口服液 重量比 鼻腔 鼻炎 固本培元 鼻窦炎 呼吸道 肺热 湿热 腺体 免疫力 分泌 元气 中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中止涕口服液,由去除肺热的组份A、去除肝胆热的组份B、去除脾胃热的组份C、去除体内寒气的组份D以及固本培元,温补去虚的组份E按重量比混合制成,本发明通过不同重量比的口服液增加了人体内的元气,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降低鼻腔、肺、呼吸道对外界的敏感性,抑制鼻腔腺体的分泌功能,同时清除了人体内的寒气和湿热之气,达到了治愈不同类型的鼻炎和鼻窦炎的效果,疗程短,疗效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中止涕口服液。
背景技术
鼻炎鼻窦炎的症状主要有:流涕、鼻塞、鼻痒、疼痛、打喷嚏、鼻中隔肥大、鼻息肉、鼻粘膜肿胀增厚、鼻失嗅觉;西医认为:鼻腔粘膜受损后敏感性强且抵抗力弱,过敏原进入体内,诱发体内发生变态反应,释放组织胺,作用于鼻腔粘膜,从而使鼻腔粘膜腺体分泌物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细胞侵润、炎症因子聚集,形成慢性炎症,造成组织水肿;同时组织胺也能刺激鼻腔粘膜的神经元,使其兴奋性提高,出现鼻腔发痒、疼痛、打喷嚏。诱发鼻炎鼻窦炎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遗传因素、变应原暴露(变应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低温、高温);鼻腔粘膜长期得不到修复,受到各种诱发因素的影响,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紊乱,水盐代谢异常,对鼻腔粘膜腺的分泌功能调控能力下降,逐渐形成慢性顽固性鼻炎和鼻窦炎的一系列症状。鼻炎鼻窦炎的病发部位为脾、肺、肾,表症部位为鼻窍;患者体内元气不足,则肾气、脾气、肺气不足,肾、脾、肺等脏器寒热失调,卫表不固,鼻窍不利,而出现鼻炎和鼻窦炎。许多患者体内寒热交替,寒热夹杂,气机津液运行不畅,对外界寒热过于敏感,而致四季发作;脾肾气虚,阳气耗散,会导致肺失温养;肺主鼻,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和戾气袭鼻、肺,鼻窍不利,津液停滞,瘀积于鼻;肝、胆、脾火郁积聚于肺,肺火旺、失沉降,升于鼻窍,鼻窍火旺,导致鼻炎和鼻窦炎。
目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西药药物很多,其中大多是治疗过敏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疗效显著,见效快,但是副作用较大,许多药物白天服用会导致瞌睡,严重影响白天的生活和工作,且用药时症状消失,药一停,鼻炎鼻窦炎症状又出现,因此,需要长期服药,不能彻底治愈。
而中医对鼻炎鼻窦炎的分型很多,方剂也很多,强调个体差异性,中医大夫需要确定病症分型,然后选取适宜的中药方剂,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导致有的鼻炎鼻窦炎患者被治愈,有的症状得到了改善,而有的没有被治好,这就造成了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也导致了患者对中医信心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中止涕口服液,纯中药制剂,无药品依赖性,治疗程序简单、疗程短、疗效快、无毒副作用。
根据前人的分类方法和本人的临床总结,以中医系统治疗理论和生物学理论以及现代医学理论为依据,借鉴中西医治疗的宝贵经验,以中药方剂为治疗方法,既注重中医辨证分型的个体差异性,更注重普遍性的原则,将鼻炎和鼻窦炎分为热型、寒型和虚型,并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治疗鼻炎和鼻窦炎:
1、固元气、调营卫、御戾气、不入鼻肺;提高免疫力,转化过敏体质;补肾填精、益脑止涕。
2、益气温肺,散寒通窍。
3、辛宣利窍、疏风清热。
4、化湿通窍、清胆泻火。
5、芳香通窍、清脾化湿。
据此,研制出了纯中药的温中止涕口服液,所述温中止涕口服液由下述重量比的组份混合后加4%-6%的粮食白酒密封保存3-6个月后制成:组份A:1-6;组份B:1-6;组份C:1-6;组份D:1-8;组份E: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升瑞,未经赵升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1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