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3951.0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连凤霞;张佳骥;赵国强;袁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08;B60W20/00;B60K6/365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何家鹏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行 混合 动力 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在发动机停机过程中对所述发动机进行再启动,该方法包括:接收允许对发动机进行再启动的信号;控制ISG电机进行升扭,使ISG电机施加给所述发动机的负扭矩逐渐转变为正扭矩。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在发动机停机的过程中对发动机进行再启动,具体地,当接收到允许对发动机进行再启动的信号后,控制ISG电机进行升扭,从而使ISG电机施加给发动机的负扭矩逐渐转变为正扭矩,进而实现ISG电机从拖停发动机的过程转变为拖起发动机的过程,由此来尽量减小或消除车辆动力输出的延迟,最大程度地满足驾驶员的再启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发动机1、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行星排Ⅰ4和行星排Ⅱ5,系统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第一电机2的转子轴与行星排Ⅰ4的太阳轮41相连,行星排Ⅱ5的太阳轮51与第二电机3的转子轴相连,发动机1与行星排Ⅰ4的行星架42相连,行星排Ⅰ4的齿圈43与行星排Ⅱ5的行星架52及系统输出轴6依次相连。在上述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中,存在两个元件可以作为动力源,即发动机1或第二电机3,而第一电机2则用于发动机1启动时拖动发动机1启动,以及发动机1需要停机时拖停发动机1。在该系统中,第二电机3称为MT电机,第一电机2称为ISG电机。
在发动机1停机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有特殊需求需要发动机1启动,常规的做法是先让发动机1彻底停机,然后间隔一段时间之后才允许发动机1启动,这无疑会导致动力输出延迟,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驾驶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中,当驾驶员在发动机停机过程中需要再启动发动机时需要先完成停机再进行启动所导致的动力输出延迟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在发动机停机过程中对所述发动机进行再启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允许对发动机进行再启动的信号;
控制ISG电机进行升扭,使ISG电机施加给所述发动机的负扭矩逐渐转变为正扭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在发动机停机的过程中对发动机进行再启动,具体地,当接收到允许对发动机进行再启动的信号后,控制ISG电机进行升扭,从而使ISG电机施加给发动机的负扭矩逐渐转变为正扭矩,进而实现ISG电机从拖停发动机的过程转变为拖起发动机的过程,由此来尽量减小或消除车辆动力输出的延迟,最大程度地满足驾驶员的再启动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ISG电机进行升扭,使ISG电机施加给所述发动机的负扭矩逐渐转变为正扭矩的步骤,包括:
获取ISG电机的转速;
将所述转速与预设转速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预设转速值大于0;
根据所述转速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转速值的结果,以恒定的扭矩变化率对所述ISG电机进行升扭;
根据所述转速小于所述预设转速值的结果,以变化的扭矩变化率对所述ISG电机进行升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小于所述预设转速值的结果,以变化的扭矩变化率对所述ISG电机进行升扭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转速与0进行比较;
根据所述转速大于等于0的结果,以递增的扭矩变化率对所述ISG电机进行升扭;
根据所述转速小于0的结果,以递减的扭矩变化率对所述ISG电机进行升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3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