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粉泄漏点的溯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3700.2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程栋;代扬;何敏;陈毓康;聂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G01N15/02 |
代理公司: | 34147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41008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粉微粒 煤粉 泄露 沉降 圆心 扇形分布 泄漏点 测量步骤 测量煤粉 粒度分布 扇形圆弧 阻力系数 泄漏源 检测 溯源 追溯 测量 | ||
本发明涉及煤粉泄漏源追溯的计算,具体涉及一种煤粉泄漏点的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煤粉微粒泄露沉降之后在地面形成的扇形分布;步骤二:测量步骤一中得到的扇形分布上的煤粉微粒的粒度分布,在相同粒度煤粉微粒形成的同一圆弧上找三个不相同的点A、B、C,找出圆弧ABC的圆心O;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测量得到圆弧ABC上煤粉微粒的粒度,找到由相同粒度的煤粉微粒泄露之后形成的扇形圆弧的半径r;步骤四:测量煤粉泄露时初速度v,检测煤粉直径d和阻力系数ξ,然后计算沉降末速度u,步骤五:根据煤粉泄露时初速度v、半径r和沉降末速度u计算煤粉微粒泄露点的离地高度H;步骤六:结合圆心O和高度H确定煤粉泄漏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粉泄漏源追溯的计算,具体涉及一种煤粉泄漏点的溯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超细粉尘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粉尘爆炸发生的潜在危险性也相应增加。粉尘爆炸对煤炭、粮食、化工、冶金、纺织等行业一直构成持续的威胁,日益频发的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由于煤炭行业是粉尘爆炸事故的多发领域,因此,深入开展煤粉爆炸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此类工业灾害性事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对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与此同时随着粉体技术和颗粒学的发展,基于该学科理论而诞生的粒度测试仪器也应运而生,其中煤粉粒度的精准测量是粒度分析测试仪器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而现在的煤粉泄漏点的通过人员查找,导致其效率低,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煤粉泄漏点的溯源方法来提高安全高效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煤粉泄漏点的溯源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粉泄漏点的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煤粉微粒泄露沉降之后在地面形成的扇形分布;
步骤二:测量步骤一中得到的扇形分布上的煤粉微粒的粒度分布,在相同粒度煤粉微粒形成的同一圆弧上找三个不相同的点A、B、C,连接两相邻的点得到两条直线AB,BC,分别作这两条直线的垂直平分线E、F并相交与一点O,圆心O为煤粉泄露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测量得到圆弧ABC上煤粉微粒的粒度,找到由相同粒度的煤粉微粒泄露之后形成的扇形圆弧的半径r,并测量r的值;
步骤四:测量煤粉泄露时初速度v,检测煤粉直径d和阻力系数ξ,然后计算沉降末速度u,沉降末速度u计算公式为:
其中g为重量加速度,ρ为介质密度,ρs为煤粉微粒密度;
步骤五:根据煤粉泄露时初速度v、扇形圆弧的半径r和沉降末速度u计算煤粉微粒泄露点的离地高度H,其计算公式为:
步骤六:结合圆心O和高度H确定煤粉泄漏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煤粉微粒粒度分布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定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煤粉泄露时初速度v为煤粉在运输管道中的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当煤粉微粒泄漏时,通过本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泄露点的位置,指导及时修复泄露源,防止煤粉泄露之后达到一定浓度发生爆炸的危险发生,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煤粉泄漏点的溯源方法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3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