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9803.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0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牧什;刘骁;郝伟;高宇;田蒙;孟繁宇;陈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牧什;光和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30 | 分类号: | G16H20/30;A6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杨明月 |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视力 穿戴 智能 服务 系统 | ||
1.一种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为提升视力的眼部训练提供智能化辅导服务,包括可穿戴设备、后端服务器、数据库,所述可穿戴设备内集成有眼控模块、脑波识别设备、设备控制器、智能语音器;
所述后端服务器和数据库为所述可穿戴设备提供应用客户端,提供数据处理、即时通信、数据同步、互动情景和教学情景;
所述智能语音器用于采集用户语音,发出语音命令,获取用户用眼习惯,返回至应用客户端,发出语音命令,辅助用户教学使用可穿戴设备,完成视力提升训练;
所述眼控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瞳距缩短、瞳孔收缩的速度和幅度,返回至后端服务器,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采集的用户的眼部影像数据以及用户视力提升数据,推导得出眼部有效锻炼与视力提升的关联系数,制定用户训练建议;还用于供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瞳距调整,其中,所述用户训练建议是通过电子影像研究用户视力提升的规律,将有效锻炼假设为用户瞳距缩短、瞳孔收缩的速度和幅度,通过预先捕捉的多个在相同时间内视力提升的用户的眼部电子影像数据,确定的眼部有效锻炼次数与视力提升的关联系数,并根据所述关联系数得到的;
所述脑波识别设备用于通过脑波探测以及测试眼内部环境的变化,提醒用户集中注意力或放松休息;
所述设备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眼控模块、脑波识别设备和智能语音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控模块包括眼球追踪设备、瞳距调整器和虹膜识别器,所述眼球追踪设备和虹膜识别器用于采集用户瞳距缩短、瞳孔收缩的速度和幅度,返回至后端服务器,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采集的用户的眼部影像数据以及用户视力提升数据,推导得出眼部有效锻炼与视力提升的关联系数,制定用户训练建议;所述瞳距调整器用于供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瞳距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控模块包括两个眼控摄像头,用于虹膜识别和眼球追踪以及眼球互动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耳机,为用户发出训练课程计划和教学辅导提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服务器与可穿戴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电路交互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波识别设备用于获取相同时间内用户的视力训练心理认知变化和眼内部环境变化,至少包括脑电波变化、皮肤生理参数变化、肌肉韧带力量变化、神经血管脉冲变化,判定用户自主训练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注意力放松程度/注意力分散程度/用户眨眼力度,并量化为数值,根据用户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注意力放松程度/注意力分散程度/用户眨眼力度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提示,给予用户相对应的调节生理视力的要领提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控模块、脑波识别设备均可采集用户海量数据,建立用户认知心理和眼部训练生理调节数据集,输入神经网络系统,输出眼部有效锻炼与视力提升的关联系数;还用于采集用户每次训练前后的眼部数据,判断用户在训练提升中的结果,以及用户在训练过程中是否达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控模块还用于监测眼睛转动角度,若眼睛转动角度异常,推导出可能的肌肉问题或神经问题,诊断结果至少包括弱视、斜视、散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视力的可穿戴智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服务器还包括数据监测分析模块,所述数据监测分析模块用于制定用户训练建议,在眼睛转动角度异常时,提供诊断依据,研发依据和应用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牧什;光和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李牧什;光和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98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