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的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8616.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太林;何学成;张学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10 | 分类号: | A61F13/10;B33Y50/02;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11401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伤部位 伤口 打印 定制化 创可贴基材 外伤伤口 创可贴 创口贴 契合 计算机图像识别 图像信息采集 卫生用品领域 敷药 加速伤口 模型文件 伤口形状 生成模型 形状可调 消炎 可集成 保湿 建模 抗菌 凝血 贴合 透气 愈合 制备 匹配 治疗 制作 | ||
本发明属于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的契合外伤伤口大小、形状和受伤部位的创口贴的3D打印的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伤口定制化程序包括伤口形状和受伤部位的图像信息采集,计算机图像识别和建模生成模型文件以匹配伤口的形状,大小和受伤部位;模型文件经3D打印生成创可贴基材。所述的创可贴基材可集成抗菌、凝血、保湿、透气、消炎等一种或多种功能以加速伤口愈合;本发明提供的这种3D打印的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既能贴合不同的受伤部位,又能契合伤口的轮廓和大小。创口贴形状可调,敷药精准,制作简单,方便快捷,特别适用于对不同形状和不同部位外伤伤口的精准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的契合外伤伤口大小、形状和受伤部位的创口贴的3D打印的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隔离人体内部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初级屏障。伤口(特指外科伤口)是人体是皮肤在切伤、撕裂等受伤后的快速反应。采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对降低伤口感染引发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来说至关重要:伤口处理得有效和及时,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引发全身感染,危及生命。使用伤口敷料是处理伤口的一种有效方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商业化伤口敷料产品,医用创可贴可以发挥基本的伤口消炎、止血与护创功能,方便,有效,快捷。但现有的创可贴大小和样式都显得十分单调,与伤口形状不匹配——或无法顾全所有伤口,部分创伤面仍暴露在外;或过度覆盖伤口,使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和继发感染。另外,市面上的创口贴外形单一,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伤口如脚后跟、手肘、指头等,普通造型的创口贴很难完全固定贴合,因此不能实现精准有效的治疗效果。
3D打印技术能够利用预先设计的计算机数字模型文件,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直接生成任意几何形状的实体,无需原胚或者模型,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有效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近年来,随着精准化、个性化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3D打印已经广泛用于定制医疗器械(助听器外壳,复杂手术器械和3D打印药品),人体器官(牙齿、血管、肝脏、肌肉组织)。利用3D打印的创可贴用于特定形状和大小的伤口护理已成为一种可能。中国发明(申请号201710340553.5)介绍了一种创口贴打印机,需要使用创口贴时可在显示屏上画上自己所需的形状,即可随时打印出来。但是这种手绘打印的创可贴往往不能很好匹配真实的伤口形状和受伤部位的轮廓,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3D打印的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所述的3D打印的创可贴打印后的创可贴具有集成化、伤口匹配度高、给药精准等优势,为伤口的精准化、个性化护理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定制化地打印契合伤口形状和伤口部位的创可贴,减少不必要的伤口暴露或覆盖,同时能更紧密地贴合受伤部位,随时打印取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3D打印的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伤口图像信息或受伤部位的图像;
S2)对S1)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匹配对应伤口形状的三维立体模型;
S3)制备打印浆料;
S4)将S3)的浆料按照S2)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行3D打印成型活性基材;
S5)对S4得到的活性基材进行粘附性背衬层的组装,即得到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
进一步,所述S1)的具体步骤为:采用扫描仪或其它智能设备对待处理伤口进行图像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采集发送给 PC。
进一步,所述S2)的具体步骤为:
S2.1)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依次经过黑白处理、二值化处理以及八连通法确定伤口轮廓的坐标数据,通过得到坐标数据描摹生成伤口轮廓的二维矢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8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气动抗休克服
- 下一篇:一种吸收芯体、吸收制品及其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