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的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8616.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太林;何学成;张学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10 | 分类号: | A61F13/10;B33Y50/02;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11401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伤部位 伤口 打印 定制化 创可贴基材 外伤伤口 创可贴 创口贴 契合 计算机图像识别 图像信息采集 卫生用品领域 敷药 加速伤口 模型文件 伤口形状 生成模型 形状可调 消炎 可集成 保湿 建模 抗菌 凝血 贴合 透气 愈合 制备 匹配 治疗 制作 | ||
1.一种3D打印的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伤口或受伤部位的图像信息;
S2)对S1)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匹配对应伤口形状的三维立体模型;
S3)制备打印浆料;
S4)将S3)的浆料按照S2)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行3D打印成型活性基材;
S5)对S4得到的活性基材进行粘附性背衬层的组装,即得到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步骤为:采用扫描仪或其它智能设备对待处理伤口进行图像信息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发送给P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具体步骤为:
S2.1)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依次经过黑白处理、二值化处理以及八连通法确定伤口轮廓的坐标数据,通过得到坐标数据描摹生成伤口轮廓的二维矢量图;
S2.2)将生成伤口轮廓的二维矢量图导入系统后,用挤出命令生成匹配对应伤口形状的三维立体模型,另存为STL文件格式储存到SD卡中后实施打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步骤为:
S3.1)将经药物改性选定后纳米粒子材料加入去离子水中制成水溶液;
S3.2)将明胶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并超声处理,得到明胶溶液;
S3.3)用分别量取S3.1)制备得到水溶液和S3.2)得到明胶溶液倒入容器中,在温度为90-110℃下油浴避光磁力搅拌25-35min,原位形成掺有纳米粒子的明胶溶液;
S3.4)明胶溶液超声处理25-35min后,冷却后的浆料避光保存,用于后续打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具体步骤为:
S4.1)将S3)制备得到的浆料加热至33-39℃熔化后送入打印机内开始打印;
S4.2)分层打印后的浆料溶液逐渐冷却重新凝固,逐层累积形成打印完成后,向模型上滴加的混合溶液,15-25min后得到完全固化的活性基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具体步骤为:
S5.1)根伤口类型,选取背衬层,将其固定到PCL背衬层的内腔上;
S5.2)将S4)制备得到活性基材转移固定到PCL背衬层的内腔上,完成组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乙醇溶液,二者质量比为5: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伤口确定具体步骤为:对于平坦部位的伤口,粘附性背衬层选用压敏绷带,胶布,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于具有复杂曲面结构的受伤部位,粘附性背衬层通过对受伤部位扫描建模后3D打印生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1)中的纳米粒子材料为具有杀菌、凝血、保湿、透气、消炎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硝酸银,二氧化钛,苯扎氯铵,透明质酸。
10.一种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定制化的创可贴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的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86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气动抗休克服
- 下一篇:一种吸收芯体、吸收制品及其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