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钼铜阶梯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4878.0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明;田强;钟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乐普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B32B15/01;B32B15/20;B32B37/06;B32B37/10;C23F1/18;C23F1/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晓林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梯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铜阶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钼铜板表面均匀涂覆酸液膜,并放入反应釜中恒温静置10‑20min,洗涤烘干;将十二烷基硫酸铵加入至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至纳米铜粉和纳米钼粉,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浆料;将悬浊浆料进行浓缩反应,得到粘稠浆料;将粘稠浆料涂覆在第一钼铜板的粗糙面,然后将第二钼铜板覆盖在第一钼铜板粗糙面上,放入模具中液压形成第一复合板;将第一复合板密封初烧结,冷却泄压后,在气氛保护状态下热压反应1‑2h,得到第二复合板;将第二复合板进行冷轧与校平,得到钼铜梯度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梯度材料致密度差、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利用初烧结和热压的方式提高钼铜板之间的致密性,减少空隙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钼铜阶梯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是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材料,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易于加工成型,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封装材料领域。但由于其热膨胀系数较大,不能与很多半导体材料相匹配,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难熔金属钼,具有优良的高温强度,而且其热膨胀系数低,导热导电性能好,同时,钼属于体心立方结构,铜属于面心立方结构,两者互不相容,组合在一起,制成复合材料,集两者的优点于一体,且各自在组分上保持相对独立,从而可得到单一材料所没有的特殊性能。
目前,钼铜复合材料采用液相烧结法和钼骨架熔渗法,该工艺发展稳定,属于成熟工艺,但是钼铜梯度材料时,上述方法因工艺局限性难以实现梯度化生产,故,钼铜梯度一般采用注浆成型、沉降成型、离心成型等方法制备,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制备梯度材料,但是工艺难以控制,产品合格率不高,极其出现气孔,造成致密度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钼铜阶梯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梯度材料致密度差、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利用初烧结和热压的方式提高钼铜板之间的致密性,减少空隙度,同时利用第一钼铜板和第二钼铜板来提升梯度材料的稳定性。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钼铜阶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第一钼铜板和第二钼铜板表面分别均匀涂覆酸液膜,并放入反应釜中恒温静置10-20min,洗涤烘干后得到表面粗糙化的第一钼铜板和第二钼铜板;
步骤2,将十二烷基硫酸铵加入至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至纳米铜粉和纳米钼粉,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浆料;
步骤3,将悬浊浆料放入减压蒸馏釜中进行浓缩反应,得到粘稠浆料;
步骤4,将粘稠浆料涂覆在第一钼铜板的粗糙面,然后将第二钼铜板覆盖在第一钼铜板粗糙面上,放入模具中液压形成第一复合板;
步骤5,将第一复合板密封初烧结,冷却泄压后,在气氛保护状态下热压反应1-2h,得到第二复合板;
步骤6,将第二复合板进行冷轧与校平,得到钼铜梯度材料。
所述步骤1中的第一钼铜板采用钼质量分数为50%的钼铜合金板,所述第二钼铜板采用钼质量分数为70%的钼铜合金板。
所述步骤1中的均匀涂覆的温度为50-70℃,涂覆量为1-5mL/cm2,酸液膜采用硫酸溶液,且硫酸的质量浓度为80-90%,恒温静置的温度为80-90℃,洗涤采用蒸馏水,烘干温度为100-110℃。
所述步骤2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铵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4g/L,乙醇水溶液的乙醇质量浓度为60-80%,纳米铜粉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00-200g/L,所述纳米铜粉与纳米钼粉的质量比为2:3,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
1000-2000r/min。
所述步骤3中的浓缩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60-80%,温度为8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乐普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乐普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4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