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户纳税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8768.8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9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胡飞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曼;薛平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税 客户 身份标识信息 调查结果 身份 身份识别标识 客户信息 身份识别 信息确定 不一致 调查 筛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客户纳税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S1,从客户信息中筛选出纳税身份标识信息;S2,判断纳税身份标识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根据纳税身份识别标识信息确定客户的纳税身份,若不一致,则对客户生成尽职调查案例;S3,接收对客户尽职调查案例的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客户的纳税身份。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地识别出存量客户及增量客户的纳税身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税身份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户纳税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税收情报交换是我国作为税收协定缔约国承担的一项国际义务,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之间进行国际税收征管合作以及保护我国合法税收权益的重要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纳税人通过境外金融机构持有和管理资产,并将收益隐匿在境外金融账户以逃避居民国纳税义务的现象日趋严重,各国对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信息交换、维护本国税收权益的意愿愈显迫切。
基于此,随着反避税国际协作的日益紧密,金融机构需要识别客户的纳税身份以履行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的国际义务。现有技术中,金融机构主要依赖于客户在办理业务时主动声明的方式识别客户的纳税身份。该种识别客户纳税身份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客户声称的信息可能不准确,且对于不经常办理业务的存量客户,将无法知晓其纳税身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户纳税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客户纳税身份依赖客户声明确定的方式存在不准确、不适用于存量客户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客户纳税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S1,从客户信息中筛选出纳税身份标识信息;
S2,判断纳税身份标识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根据纳税身份识别标识信息确定客户的纳税身份,若不一致,则对客户生成尽职调查案例;
S3,接收对客户尽职调查案例的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客户的纳税身份。
进一步实施例中,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姓名、国籍、居住地址、出生地、电话号码。
进一步实施例中,对于存量客户信息,采用所述S1及S2,一次性对所述存量客户信息进行分析;
对于增量客户信息,采用所述S1及S2,按每日和/或每月对所述增量客户信息进行分析。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S2中还包括:
判断纳税身份标识信息是否完整,若纳税身份标识信息不完整和/或纳税身份标识信息不一致,则对客户生成尽职调查案例,反之,根据纳税身份识别标识信息确定客户的纳税身份。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S2中还包括:
判断客户信息中的客户分类是否正确,若客户分类不正确、和/或纳税身份标识信息不完整、和/或纳税身份标识信息不一致,则对客户生成尽职调查案例,反之,根据纳税身份识别标识信息确定客户的纳税身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客户纳税身份识别装置,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从客户信息中筛选出纳税身份标识信息;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判断纳税身份标识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根据纳税身份识别标识信息确定客户的纳税身份,若不一致,则对客户生成尽职调查案例;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接收对客户尽职调查案例的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客户的纳税身份。
进一步实施例中,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姓名、国籍、居住地址、出生地、电话号码。
进一步实施例中,客户纳税身份识别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8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