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诊断设备与车辆建立通信的方法、装置及汽车通信接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3693.4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姜楚;瞿松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道通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诊断 设备 车辆 建立 通信 方法 装置 接口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诊断设备与车辆建立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汽车通信接口设备,该方法当接收到汽车诊断设备的建立通道指令时,确定至少两个CAN控制器中处于空闲状态的CAN控制器,然后为处于空闲状态的CAN控制器设置通信参数,进一步地,当接收到汽车诊断设备的指定通信引脚组时,确定与指定通信引脚组连接的CAN控制器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则通过与指定通信引脚组连接的CAN控制器中的通信参数建立汽车诊断设备至指定引脚组的通信通道,以使汽车诊断设备通过指定引脚组与车辆通信连接,该方法不需要设置在CAN控制器和通信引脚组之间设置开关,能够实现简单快速地分配CAN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诊断设备与车辆建立通信的方法、装置及汽车通信接口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CAN总线在汽车上使用的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就有汽车使用3组CAN总线进行通信,将来也可能会同时使用4组甚至更多的CAN总线进行通信,这无疑会增加汽车诊断设备与车辆建立通信通道的复杂性。
而诊断设备对汽车进行诊断时,在建立通道连接过程中通常需要分配CAN控制器,由于此时可能还不能确定中哪一组通信引脚组与汽车的诊断接口通信,故在设计诊断设备硬件的时候,需要考虑将每一个CAN控制器能自由的连接到每一组通信管脚上。
现有的实现方法是,通过开关(继电器)来实现通信管脚与CAN控制器的自由连接,在这种方案下,例如,实现4个CAN控制器自由切换到4组CAN的通信引脚上时,需要使用12个开关。很明显,该方案在CAN控制器和通信引脚较多时,在分配CAN控制器时所需要的开关的数量较多,导致线路连接较为冗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诊断设备与车辆建立通信的方法、装置及诊断设备,能够简单快速地分配CAN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汽车诊断设备与车辆建立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汽车通信接口(VCI)设备,所述汽车通信接口设备用于连接所述汽车诊断设备与所述车辆,所述汽车通信接口设备包括至少两个CAN控制器、至少两个CAN收发器和诊断接口,所述诊断接口包括至少两组通信引脚组,一所述CAN收发器分别与一所述CAN控制器和一组所述通信引脚组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汽车诊断设备的建立通道指令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CAN控制器中处于空闲状态的CAN控制器;
为所述处于空闲状态的CAN控制器设置通信参数;
当接收到所述汽车诊断设备的指定通信引脚组时,确定与所述指定通信引脚组连接的CAN控制器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是,则通过与所述指定通信引脚组连接的所述CAN控制器中的通信参数建立所述汽车诊断设备至所述指定引脚组的通信通道,以使所述汽车诊断设备通过所述指定引脚组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到所述汽车诊断设备的建立通道指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汽车诊断设备是否下发了通道建立指令;
若是,初始化所述空闲状态的CAN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到所述汽车诊断设备的指定通信引脚组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汽车诊断设备下发的指定指令,所述指定指令携带所指定的通信引脚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标识,遍历所述诊断接口中的通信引脚组,获取与所述标识匹配的所述指定通信引脚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为所述处于空闲状态的CAN控制器设置通信参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道通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道通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3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