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93506.2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7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彭飞;李晓萍;向冲;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55;A61K8/34;A61K8/44;A61P17/02;A61Q17/00;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面 修复 透明 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面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透明质酸钠0.05%‑1.0%、水解透明质酸钠0.05%‑0.5%、功能材料0.05%‑1.0%、甘油1.0%‑5.0%、丁二醇1.0%‑5.0%、丙二醇1.0%‑5.0%、增稠剂0.01%‑1.0%、甜菜碱0.1%‑1.0%、卵磷脂0.01%‑0.5%、皮肤调理剂0.01%‑0.2%、防腐剂0.01%‑0.2%,纯化水79.6%‑96.71%。本发明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补水效果佳,且透明质酸吸收率高,解决了现有透明质酸面膜存在的补水效果差、透明质酸吸收率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玻尿酸)是一种粘多糖,它的透明质分子能携带500倍以上的水分,为当今所公认的最佳保湿成分,广泛的应用在保养品和化妆品中。大量研究表明,人体皮肤表层(角质层)水分含量约占15-30%,低于或高于此值均使人不适,具有燥感或腻感,长期如此,会使皮肤干裂或水肿,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粗糙老化。而透明质酸作用于皮肤内部调理后,可在不同环境中自动调节,始终维持皮肤水分在25-30%,保持皮肤的湿润、清爽,使皮肤更富有弹性,起到抗皱防皱、延缓人体皮肤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透明质酸是人体真皮层的其中一种成分,具备保持水分的能力,份量更高达其本身质量的100倍,使用含有透明质酸的保养品,可以改善干燥和已出现皱纹的肌肤,使其恢复原有的光滑和弹性,因此,透明质酸是改善干燥及老化肌肤的最理想产品。
创面活性修复材料,可以刺激表皮细胞和形成纤维细胞的移行、降低新生修复血管的循环阻力,阻碍粒细胞的沉积、抑制血管内皮肿胀,减少细胞碎片在血管内的堆积,大大降低微血管的血液阻力和栓塞发生率,从而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组织修复,具有促进血管生长作用,可用于治疗有少量渗液伤口,机械外伤、挫伤,治疗糖尿病性溃疡、褥疮、压力性溃疡,皮肤和粘膜溃疡及糜烂性病变、局部性烧烫伤、各种手术及外伤造成的创面、延迟愈合的手术切口、不明原因引起的难以愈合的伤口。
目前市面上的透明质酸面膜种类繁多,但这类面膜使用的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较高,锁水作用仍有待提高,且皮肤无法大量吸收,也不具备创面修复的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面膜的功效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效且具备创面修复功能的保湿面膜非常有必要。本发明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具有很好的补水效果,且透明质酸吸收率高,可以解决现有的透明质酸面膜存在的补水效果差、透明质酸吸收率低等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还可以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组织修复、促进血管生长等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透明质酸钠0.05%-1.0%、水解透明质酸钠0.05%-0.5%、功能材料0.05%-1.0%、甘油1.0%-5.0%、丁二醇1.0%-5.0%、丙二醇1.0%-5.0%、增稠剂0.01%-1.0%、甜菜碱0.1%-1.0%、卵磷脂0.01%-0.5%、皮肤调理剂0.01%-0.2%、防腐剂0.01%-0.2%,纯化水79.6%-96.71%。
进一步地,所述的创面修复透明质酸面膜液,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透明质酸钠0.4%、水解透明质酸钠0.1%、功能材料0.5%、甘油5.0%、丁二醇5.0%、丙二醇5.0%、增稠剂0.2%、甜菜碱0.5%、卵磷脂0.2%、皮肤调理剂0.1%、防腐剂0.2%,纯化水8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3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