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压移动床多层加氢煤制天然气联产燃油、芳烃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90176.1 申请日: 2019-09-20
公开(公告)号: CN110628477A 公开(公告)日: 2019-12-31
发明(设计)人: 李宁;李开建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聚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L3/08 分类号: C10L3/08;C10G1/00;C10J3/16;C10J3/66;C10J3/72;C10J3/8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66 四川省成都***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煤焦油 煤气 加氢 加压移动床 芳烃 氢气 多层 煤气化 燃机余热锅炉 煤焦油加氢 煤制天然气 升压 动力蒸汽 反应动力 净化分离 燃机发电 生产用电 蒸汽锅炉 过渡段 煤加氢 水煤气 循环机 甲烷 残焦 产率 出炉 分馏 分压 联产 能效 气化 燃煤 水耗 脱除 重整 逆流 天然气 补充 优化 投资 生产
【权利要求书】:

1.加压移动床多层加氢煤制天然气联产燃油、芳烃方法,由原料煤富氧水蒸汽移动床加压气化,煤气洗涤和余热回收、CO变换即CO/H2比例调节、低温甲醇洗酸气脱除,甲烷催化合成,甲烷脱水工艺,燃煤锅炉提供发电、动力蒸汽和工艺蒸汽等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

将加压移动床煤气化床自上而下设计为氢煤气段(A)、段间过渡段(G)、水煤气段(B):

氢煤气段(A),自上而下设计为富烃氢煤气干燥层(10)、富甲烷氢煤气加氢干馏层(11)、贫甲烷氢煤气半焦加氢气化层(13)、半焦加氢层(14)、上层焦炭加氢气化层(15),上层焦炭加氢层(16)、下层焦炭加氢气化层(17)、下层焦炭加氢层(17A)结构,运行时分别通过半焦加氢层(14)、上层焦炭加氢层(16)、下层焦炭加氢层(17A)向对应的加氢气化层注入氢气,调控其床层氢气成分、温度,以便为甲烷生成和含量增加提供化学反应推动力;在富甲烷氢煤气加氢干馏层(11)中设有搅拌器(12);

段间过渡段(G),是焦炭加氢反应后的残焦由焦炭加氢层(17A)移动到水煤气段(B)的一段床层,由残焦聚集层(18A)和卸料结构(18B)构成;卸料结构(18B)优选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卸料斗,卸料斗内承载来自焦炭加氢层(17A)的残焦,并将残焦下泄至水煤气段(B),卸料斗外为煤气聚集区(19),同时利用残焦聚集层(18A)和卸料斗(18B)内残焦阻滞水煤气与氢气之间相互串气;卸料斗中部设有中间集气盒(C),用于收集水煤反应层(20)中部区域的煤气,中间集气盒(C)与煤气聚集区(19)之间用管道联通,以便中间集气盒(C)的煤气进入煤气聚集区(19);

水煤气段(B),自上而下设计为水煤气反应层(20)、氧气燃烧层(21)、灰渣层(22),采用O2和水蒸汽及CO2混合、或O2和CO2混合的气化剂,以来自段间过渡段(18A)的残焦为原料,生产H2和CO的水煤气,为氢煤气段(A)提供H2原料气;

原料煤经煤锁(8)进入加压移动床,在同一连续向下移动的加压气化床层中先后依次:

①在干燥层(10)被~400℃的富烃氢煤气加热、干燥,即脱除水分成为无水原料煤;

②无水原料煤在干馏层(11)中被400~700℃的富甲烷氢煤气热解、干馏、气化,解析煤焦油及氧、氮、硫化合物:CO、CO2、H2O、NH3、H2S、COS成为半焦;

③半焦下移在半焦加氢气化层(13)中被700~800℃的贫甲烷氢气气化成为焦炭气;

④焦炭下移穿过半焦加氢层(14),在上层焦炭加氢气化层(15)中被800~900℃的氢气气化成为浅残焦;

⑤浅残焦下移穿过上层焦炭加氢层(16),在下层焦炭加氢气化层(17)中被900~1100℃的氢气气化成为残焦;

⑥残焦下移穿过下层焦炭加氢层(17A),在段间过渡段G中的残焦聚集层(18A)和(18B)缓慢下移,利用炭层的阻力,阻止水煤气段(B)生产的水煤气与下层焦炭加氢层(17A)的氢气相互串气;

⑦卸料结构(18B)泄下的残焦在水煤气反应层(20)被H2O+CO2气化成为低碳残焦;

⑧最后低碳残焦在氧气燃烧层(21)被蒸汽氧气气化剂中的O2氧化燃烧成为炉渣,即将残余碳元素全部氧化成CO2,为水煤气反应提供热源;

氢气循环机(35A)将制取富烃氢煤气的氢气,先后经氢气加热器(35B)、开车加热装置(36)后、分别经过设有调控阀门的半焦加氢层进口(4)、上层焦炭加氢层进口(4A)、下层焦炭加氢层进口(4B)送入氢煤气段(A);氢气经下层焦炭加氢层(17A)进入下层焦炭加氢气化层(17),首先被缓慢下移的残焦加热到900℃左右,由于氢气中甲烷含量远低于平衡浓度,加之局部空速低,十分有利于C+2H2生成CH4并放出热量,使温度上升到1000~1100℃成为高温贫甲烷氢煤气;高温贫甲烷氢煤气上行穿过上层焦炭加氢层(16)并与其加入的低温氢气混合,温度温度降低至800℃左右,进入上层焦炭加氢气化层(15)再次进行C+2H2→CH4反应并放出热量,使温度上升到900~1000℃;成为甲烷含量更高的贫甲烷氢煤气继续上行,穿过半焦加氢层(14)并与其加入的低温氢气混合,温度降至700℃左右,进入半焦加氢气化层(13)主要进行多碳烯烃CnH2n+nH2→nCH4、炔烃CnH2n-2+(n+1)H2→nCH4等不饱和烃加氢快速生成甲烷的反应,温度由700℃升高到800℃左右成为富甲烷氢煤气;富甲烷氢煤气上行进入富甲烷氢煤气加氢干馏层(11),为煤的热解、干馏、气化提供热量,由于富甲烷氢煤气中氢气、甲烷分压高,不仅有效阻止了固态煤和液态煤焦油裂解时氢气的生成,还大大降低了甲烷的生成率,并迫使煤中的氢元素,更多的结合在煤焦油中,从而增加了煤焦油的产率和煤中氢元素的利用率;由于氢气在此温度、压力下强烈的扩散、渗透作用,氢气还将进入煤粒内部与碳氢化合物CXHY反应,生成更多的多碳饱和烃煤焦油并放出热量,使煤焦油被加热成为气态烃进入气相,富甲烷氢煤气成为600℃左右的富烃氢煤气;富烃氢煤气继续上行进入原料煤干燥层(10),在加热原料煤的同时,干燥煤中的水分,使原料煤中的吸附水、结晶水,转化为水蒸汽进入富烃氢煤气,富烃氢煤气温度降至400℃左右经其炉壁上部富烃氢煤气出口(5)出炉;

出炉后的富烃氢煤气,经焦油粉尘分离器(37)除去焦油粉尘,经换热器(38)降低温度,再经冷却油水分离器(39)冷却至常温并分离除去油水,进入酸气氢气分离工序(40),分离出H2S、COS、CO2、CO酸性气体和氢气后,成为符合GB/T 33445-2016标准的煤制合成天然气(40D);酸气氢气分离工序(40)分离出来的大部分氢气(40A)与水煤气酸气脱除工序(33)来的氢气(33B),一道进入氢气总管(35)经氢气循环机(35A)升压后,又重新入炉生产富烃氢煤气;酸气氢气分离工序(40)分离出来的氢气中的小部分(40F),与冷却油水分离器(41)分出的焦油(41A)送入煤焦油加氢制燃油芳烃工序(41)生产燃油(42A)和芳烃(42B);

由氧气和水蒸汽混合组成的气化剂(28A)从炉底进口(1)入炉后,穿过炉篦自下而上经过灰渣层(22),吸收其携带的热量,温度升高到600℃左右进入氧气气化燃烧层(21),气化剂中的氧气使残焦中残存的碳元素迅速燃烧气化,生成CO2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气化剂中的水蒸汽和床层温度达到1000℃以上,灰熔点以下;含有CO2的高温水蒸汽自下而上进入水煤气反应层(20),将热量传给来自氢煤气段的加氢气化残焦的同时,与残焦中的碳元素进行吸热的水煤气反应C+H2O=CO+H2,使残焦中的大部分碳元素与水蒸汽中30~40%水分子反应,转化为水煤气中的CO和H2,成为温度在700℃左右的湿热水煤气,水煤气上行进入煤气集气区(19)及中间集气盒(C),再通过炉壁中部的水煤气出口(3)出炉;

出炉的水煤气经除尘(28B)、氢气加热器(35B)、蒸汽过热装置(29)加热入炉蒸汽后,进入余热蒸汽锅炉(30)生产部分煤气化所需蒸汽后,进入水煤气洗涤装置(31)除去粉尘、胶体、杂盐,水煤气进入CO变换工序(32),将95%以上的CO通过催化剂进行CO+H2O=CO+H2变换反应;变换后的煤气称为变换气,其主要成分为H2和CO2;变换气中的CO2酸气及少量的H2S酸气,在酸气脱除工序(33)采用变压吸附PSA分离工艺进行酸气脱除:脱除的H2S(33C)送硫回收装置(33D)制硫磺,可燃组分热值≥400kJ/Nm3以上的部分CO2解吸气(33A),送入燃气轮机尾气锅炉(45)生产蒸汽,将其中可燃组分转化为蒸汽能源回收利用,酸气脱除工序(33)分离出的氢气作为补充氢(33B)气送入氢气总管(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聚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聚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01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