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钢丝绳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9285.1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苏三庆;邓瑞泽;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钢丝绳 金属 记忆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钢丝绳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检测升降机构与一个伸缩支架连接,两个伸缩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行进装置与上下两个支撑轨道连接,支撑轨道为环形可拆卸结构,行进装置能够沿支撑轨道移动,支撑轨道的中心设置有行进升降机构,行进升降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径向设置的伸缩臂与支撑轨道连接,待测钢丝绳依次穿过上部支撑轨道的行进升降机构、检测装置和下部支撑轨道的行进升降机构设置,检测装置与计算机无线连接用于钢丝绳在线检测。本发明整体构造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轻便而易于携带,维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磁记忆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钢丝绳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因其能够传递长距离的负载,承受多种载荷及变载荷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在高速工作的条件下,耐磨、抗震、运转稳定性好,能够在存有各种有害介质的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且自身重量轻;自重轻,便于携带和运输,因而广泛应用于电梯、起重机、客运索道、缆车等设备的重要部件中。但由于钢丝绳结构复杂,长期处于恶劣的使用环境,除承担设计荷载外还会受到其它不确定性荷载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断丝、磨损、锈蚀等损伤而导致其整体强度降低甚至突然发生断裂。近年来由于设备中钢丝绳失效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十分突出,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现有技术对钢丝绳缺陷问题的处理,通常采用现场实地观察钢丝绳运行状态并进行定期更换的方法,而钢丝绳内部的损伤往往不能得到及时发现。目前市场上替代人工目测的方法主要有超声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强磁检测等方法,但上述方法都须对钢丝绳进行预处理,且只能检测钢丝绳已有的缺陷和磨损,难以对钢丝绳的早期损伤和使用寿命进行评估。
现有方案至少需要两根钢丝绳才能运行,无法对以独立钢丝绳工作的设备进行检测,且实际检测中由于多根钢丝绳间的间距较大等问题,会导致该装置的体量过大而不便携带。另外,该装置在检测时由于探头位置固定,无法适应钢丝绳在实际工况角度发生的变化,不能适应在沿长度的方向上间距发生变化的多根钢丝绳。由于其探头呈直线布置,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钢丝绳也无法进行同时一次检测。传感器安装位置固定,存在检测死角,且难以适应实际工况下沿待测钢丝绳全长的磁信号检测,因而测量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钢丝绳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不仅适用于钢丝绳实际工作时的复杂工况,且构造简单便于操作,体量较小便于携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各种钢丝绳进行在线检测的问题,以及在检测过程中难以准确测量磁信号法向和切向分量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钢丝绳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检测升降机构与一个伸缩支架连接,两个伸缩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行进装置与上下两个支撑轨道连接,支撑轨道为环形可拆卸结构,行进装置能够沿支撑轨道移动,支撑轨道的中心设置有行进升降机构,行进升降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径向设置的伸缩臂与支撑轨道连接,待测钢丝绳依次穿过上部支撑轨道的行进升降机构、检测装置和下部支撑轨道的行进升降机构设置,检测装置与计算机无线连接用于钢丝绳在线检测。
具体的,支撑轨道包括外侧轨道和内侧轨道,外侧轨道的内侧设置有外侧轨道齿条,内侧轨道的外侧设置有内侧轨道齿条,行进装置分别与外侧轨道齿条和内侧轨道齿条啮合连接,内侧轨道的内侧对称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臂的连接件,外侧轨道和内侧轨道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支撑轨道包括左侧轨道和右侧轨道,左侧轨道和右侧轨道的外侧轨道和内侧轨道上对应设置有用于连接的第一插销和第一插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9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