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囊化动物药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5602.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3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君;方炳虎;吴志玲;梁劲康;黎健业;颜振炽;汤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42;A61K47/26;A61K47/36;A61K47/38;A61K31/706;A61K31/496;A61K31/165;A61K3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徐晶 |
地址: | 527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囊化 动物 药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囊化动物药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微囊化动物药品包括原料药、壁材和外填料;所述壁材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制备原料:明胶30~40份、糖类30~50份;所述外填料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制备原料:玉米淀粉或米糠30~40份、微晶纤维素3~8份。本发明通过外辅料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喷雾干燥过程中出现的粘壁问题,且本发明微囊化动物药品具有颗粒圆整、囊材包覆效果好、流散特性好的特点,使有效药物成分与外界隔离,从而达到掩味、防潮、提高药物稳定性及提高药物利用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囊化动物药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壁材)把液体或固体药物(囊材)包嵌形成直径100~500μm的微小胶囊颗粒的技术,制备微囊颗粒的过程简称为微囊化。药物微囊化具有能掩盖药物的苦味或异味,改善药物流动性、吸湿性,提高药物稳定性以及控制药物释放,减少胃肠道刺激等优势,因而目前微囊化药物的制备方法已经十分普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目前制备微囊化药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沸腾造粒法,将粉状物料投入密闭容器内,由于热风气流的作用,使粉状物料在容器内悬浮呈流化状态,同时喷入粘合剂并雾化,使粉体附聚成小颗粒,但该方法的生产设备多为批次生产,满足不了流水线的要求,且其产品颗粒不规则,对易氧化及热敏感性的物料不适用。二是流化床包衣法,该法是基于物理机械原理使粉末性、结晶性的药物形成微囊的主要方法,但被包被药物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制备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颗粒粘连和静电吸附的现象,而且包被过程需要较长时间,能量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三是喷雾干燥法,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芯材物质分散于壁材溶液中,混合均匀,再在热气流中进行喷雾雾化,使得溶解芯材的溶剂迅速蒸发,最终得到微囊化产品;该法的特点是生产过程简单、操作灵活、控制方便、效率高、成本低,且物料温度低、产品纯度高,适用于连续化生产,因而近年来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开展。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技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已逐渐普及,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亟需改善的问题。例如文献《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掩味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第一作者:韩静)公开了以明胶、β-环糊精、蓖麻油作为辅料,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微囊,有效掩盖了原料药的难闻气味,并且改善了微囊的吸湿性和流动性,但其也指出该工艺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粘壁现象。又如专利文献CN105287433A公开了一种微囊化动物药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明胶、糖类、β-环糊精、蓖麻油作为辅料,同样能达到掩味、防潮、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的目的,但其微乳液中含有较多糖类,物料粘结性相对较强,因而在喷雾干燥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粘壁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喷雾干燥法制备兽药微胶囊过程中出现的粘壁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微囊化动物药品,该药品通过外辅料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喷雾干燥过程中出现的粘壁问题,且该药品具有颗粒圆整、囊材包覆效果好、流散特性好的特点,使有效药物成分与外界隔离,从而达到掩味、防潮、提高药物稳定性及提高药物利用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囊化动物药品,包括原料药、壁材和外填料;
所述壁材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制备原料:明胶30~40份、糖类30~50份;
所述外填料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制备原料:玉米淀粉或米糠30~40份、微晶纤维素3~8份。
进一步地,所述壁材还包括重量份计的普鲁兰多糖2~7份。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药为替米考星或其盐、泰妙菌素或其盐、恩诺沙星或其盐、氟苯尼考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糖类为葡萄糖或蔗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5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