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动机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外置储油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0403.2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军;段修辉;吴杨超;张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03 |
代理公司: | 14110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江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罐本体 涡流 分离隔板 发动机润滑系统 过滤器 油气分离器 控制管 润滑油 侧壁 干式油底壳润滑 穿过 润滑油入口 赛车发动机 顶部侧壁 内部相通 油气分离 顶盖 储油罐 供油口 含气量 卸油口 溢流口 锥形管 切向 外置 应用 | ||
1.一种用于发动机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外置储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罐本体(1),所述油罐本体(1)内设置有分离隔板(2),分离隔板(2)上方设置有油气分离器(3),下方设置有过滤器(4);所述油气分离器(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涡流形成管(5)和离心力控制管(6);所述涡流形成管(5)为圆柱形,其顶部穿过油罐本体(1)的顶盖设置在油罐本体(1)外;所述涡流形成管(5)的顶部正上方设置有溢流口(7),顶部侧壁上设置有沿侧壁切向的润滑油入口(8);所述离心力控制管(6)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其设置在涡流形成管(5)下方,底部穿过分离隔板(2)与过滤器(4)内部相通;所述油罐本体(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供油口(9),底部设置有卸油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外置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入口(8)与水平面呈角度,角度大小根据发动机的润滑油含气量及润滑油的物理特性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外置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口(9)设置在距离油罐本体(1)底平面50mm以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外置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3)和过滤器(4)设置与油罐本体(1)同轴设置,所述卸油口(10)设置在油罐本体(1)底平面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外置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为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的的圆筒体,圆筒体的上方与分离隔板(2)无缝连接,下方与油罐本体(1)底平面无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外置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7)为穿设在涡流形成管(5)的顶部开口上的圆形管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外置储油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固定板(11)和上固定板(12),所述下固定板(11)和上固定板(12)为圆环形板,所述涡流形成管(5)和离心力控制管(6)分别通过下固定板(11)和上固定板(12)与油罐本体(1)侧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4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动力提升节能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