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抗紫外线玻璃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80293.X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6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泉想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71/02;C08K13/06;C08K9/10;C08K9/04;C08K3/22;C08K3/34;C08K7/24;C08J5/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沈红星 |
| 地址: | 425599 湖南省永州***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紫外线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隔热抗紫外线玻璃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杨酸酯类化合物和PET树脂分散于乙醇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形成包覆液,备用;
S2:将金属氧化物固体颗粒在流化床反应器处于流化状态中,关闭流化床反应器的进出口阀门,通入夹带有所述步骤S1配制的包覆液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搅拌混合1~8min,降低出口压力,使水杨酸酯类化合物和PET树脂包覆在金属氧化物固体颗粒表面,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改性金属氧化物固体颗粒;
S3:将步骤S2制得的改性金属氧化物固体颗粒、偶联剂、添加剂和PET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铸膜液,将所述铸膜液注入模具中,置于40~60℃的干燥箱内干燥6~12h,取出、冷却、揭膜,得到所述玻璃贴膜,
所述步骤S1中,所述水杨酸酯类化合物、PET树脂和乙醇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5~25:1~8:100;所述乙醇的水溶液浓度为90wt%,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改性金属氧化物固体颗粒的微粒尺寸为50~500nm,
所述改性金属氧化物固体颗粒、偶联剂、添加剂和PET的质量比为5~25:0.5~2.5:1~8:100,
所述添加剂由质量比为10~15:3~8:0.5~3.5:8~27的聚乙二醇、硅酸钠、气凝胶炭黑和月桂醇三乙二醇醚硫酸酯钠盐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抗紫外线玻璃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固体颗粒为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铝、氧化铁和氧化亚铅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抗紫外线玻璃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为2,3-二羟基丙基水杨酸酯、2-羟基丙基水杨酸酯、3-羟基丙基水杨酸酯、3-羟基丁基水杨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与2,4,6-三溴苯基水杨酸酯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抗紫外线玻璃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杨酸酯类化合物进行离子液体化处理,其具体处理方法如下所示:将摩尔比为1~3:1的甲基咪唑与2,4,6-三溴苯基水杨酸酯加入到装有甲苯溶剂的反应釜中,在60~10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得到蜡状固体,除去溶剂,接着在丙酮中与六氟磷酸银反应,最后合成水杨酸酯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所述六氟磷酸银与蜡状固体的摩尔比为1~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抗紫外线玻璃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40、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JH-V171、硅烷偶联剂JH-M902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隔热抗紫外线玻璃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泉想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泉想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2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