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红外成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0230.4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来向华;胡涛骏;黄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5/235;H04N5/247;H04N5/33;G01S7/481;G01S17/89 |
代理公司: | 50125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物 显微成像系统 位置调整机构 红外成像装置 红外图像 红外光 沉入 反射 水中 拍摄 清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红外成像装置,包括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及位置调整机构,所述红外显微成像系统设置于位置调整机构上,并可通过位置调整机构在靠近或远离拍摄物的方向运动。使用中,将水下红外成像装置沉入水中,当需要利用红外显微成像系统拍摄拍摄物时,可通过位置调整机构调近红外显微成像系统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获取拍摄物的红外图像。同时,通过调近红外显微成像系统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降低非拍摄物反射红外光的干扰;从能够获得拍摄物较清晰的红外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成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红外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图像对于水下目标识别、水下生态环境监测、水下污染物监测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红外图像可以对水下矿物和水下生物进行准确区分,对水下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识别和测量,对生物种群和数量进行有效监测。然而,在水体及水中颗粒物对光线的强烈散射、衰减等作用下,拍摄的红外图像不清晰;如此则难以通过红外图像来分析水下微生物及水下污染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红外成像装置,来解决红外图像拍摄不清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红外成像装置,包括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及位置调整机构,所述红外显微成像系统设置于位置调整机构上,并可通过位置调整机构在靠近或远离拍摄物的方向运动。
上述水下红外成像装置,使用中,将水下红外成像装置沉入水中,当需要利用红外显微成像系统拍摄拍摄物时,可通过位置调整机构调近红外显微成像系统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获取拍摄物的红外图像。同时,通过调近红外显微成像系统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降低非拍摄物反射红外光的干扰;从能够获得拍摄物较清晰的红外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包括成像舱体、显微成像镜头及红外图像接收器;所述成像舱体设置于位置调整机构上,成像舱体上设有光学窗口;所述显微成像镜头安装于成像舱体内,并与所述光学窗口对应以接收透过光学窗口进入的红外光;所述红外图像接收器安装于成像舱体内,并与所述显微成像镜头对应以对透过显微成像镜头的红外光进行成像。通过成像舱体保护显微成像镜头和红外图像接收器,使位于成像舱体内的显微成像镜头和红外图像接收器位置相对固定,进而提高红外显微成像系统的可靠性。使用中,拍摄物反射的红外光依次经过光学窗口和显微成像镜头,并于红外图像接收器上红外成像,如此能利用成像舱体阻隔非光学窗口反射向红外图像接收器的红外光;保证拍摄物的红外图像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显微成像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器,所述数据存储器与红外图像接收器数据连接以存储红外图像接收器拍摄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存储器能够存储红外显微成像系统拍摄的红外图像,如此能在水下红外成像装置一次水中完成多次拍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显微成像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成像舱体内的对焦机构及控制器,所述显微成像镜头设置于对焦机构上,所述控制器与对焦机构电性连接,控制器与红外图像接收器电性连接。显微成像镜头设置与对焦机构上,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焦机构可调节显微成像镜头在红外图像接收器上成像的清晰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显微成像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成像舱体内的测距仪,所述测距仪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测距仪用于检测红外显微成像系统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所述位置调整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测距仪检测的距离来调控红外显微成像系统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测距仪在测量到红外显微成像系统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后,控制器调控显微成像镜头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以使红外显微成像系统与拍摄物之间处于较佳的拍摄距离,从而保证红外图像的清晰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白光补光的通透度提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