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氟苯丙氨酸PET/CT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9495.4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刘建军;孙晓光;周翔;閤谦;陈虞梅;万良荣;赵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C229/36 | 分类号: | C07C229/36;C07C227/16;C07C227/18;C07C269/06;C07C271/22;C07D233/70;C07B59/00;A61K51/04;A61K49/04;A61K101/02 |
代理公司: | 31220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探针 对氟苯丙氨酸 制备 合成标记 新型分子 自动化 合成 探针 成像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脱保护反应 产物纯度 液相合成 标记率 前体 研发 肿瘤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氟苯丙氨酸PET/CT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PET/CT分子探针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自动化合成标记前体;2)自动化合成标记中间体;3)脱保护反应。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制备L、D‑对氟苯丙氨酸PET/CT分子探针的方法,并利用固相或液相合成的方法进行自动化的合成以满足临床所需的新型的分子探针的研发;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标记率、产物纯度高的优点。本发明方法制备的L、D‑对氟苯丙氨酸PET/CT分子探针可以作为肿瘤PET/CT成像的新型分子探针,也可以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PET/CT成像的新型分子探针,同时该合成方法亦为临床PET/CT分子探针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T/CT分子探针,尤其涉及一种对氟苯丙氨酸PET/CT分子探针的 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11C-和18F标记的多种氨基酸已经被合成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前PET/CT研究。与正常脑组织中的摄取相比,大多数脑肿瘤显示氨基酸摄取明显增加。这些氨 基酸由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组成,例如L-[11C]亮氨酸,L-[11C]甲硫氨酸(MET)和L-[11C] 对氟苯丙氨酸,以及非天然氨基酸,例如[11C]氨基异丁酸,[11C]1-氨基环戊烷-1-羧酸 和[11C]1-氨基环丁烷-1-羧酸。123I标记的氨基酸也用于肿瘤学中的成像,但是目前尚 未批准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应用于临床。
在已经确定的二十多种氨基酸运输系统中,大多数氨基酸是通过与能量无关的L型氨基酸转运体系统和Na依赖性转运体系A以及通过Na+依赖系统B0被肿瘤细胞吸 收。氨基酸由于其高代谢活性,包括掺入蛋白质,而被保留在肿瘤细胞中,这高于大 多数正常细胞的代谢活性。当恶性转化时氨基酸用于能量,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也 随之增加。而且肿瘤细胞高度过表达转运体系。
L-[11C]MET,[18F]-氟对氟苯丙氨酸,L-[11C]亮氨酸和[18F]氟-α-甲基对氟苯丙氨酸已广泛用于肿瘤检测,但仅有L-[11C]MET被美国FDA批准。这些放射性标记化合 物通过各种氨基酸转运体进入细胞中,并且被掺入蛋白质中。其中只有亮氨酸为定量 掺入蛋白质中。结合到蛋白质中的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通常比吸收到细胞中的总量要 小很多。而使用天然氨基酸的PET/CT成像技术便是基于这种氨基酸的转运和蛋白结 合。
非天然氨基酸未掺入蛋白质;相反,它们被快速转运到肿瘤细胞中。它们由于其高细胞代谢和氨基酸转运蛋白的高活性而保留在肿瘤细胞内。L-对氟苯丙氨酸类似物 O-(2-[18F]氟乙基)-1-对氟苯丙氨酸([18F]FET)作为氨基酸的PET/CT示踪剂用于 检测脑肿瘤比[18F]FDG显示出更高的特异性。L-苯丙氨酸类似物对-(2-[18F]氟乙基) -1-苯丙氨酸([18F]FEP)也可以作为氨基酸的PET/CT示踪剂而用于脑部肿瘤的检测。 FEP是L型氨基酸转运体系的底物。因此,[18F]FEP可以是仅基于氨基酸转运的脑 肿瘤成像中的有用示踪剂。
而本研究中的对氟苯丙氨酸PET/CT分子探针目前还未见国内合成报道。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的PET/CT分子探针。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寻求一种新型材料的PET-CT分子探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氟苯丙氨酸PET/CT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对氟苯丙氨酸PET/CT分子探针的结构式如式1或式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 一种光学纯N-叔丁基氧羰基-β-二氟苯丙氨酸的制备方法
- 用于制备针对L-3,4-二羟基-6-[<sup>18</sup>F]氟-苯丙氨酸和2-[<sup>18</sup>F]氟-L-酪氨酸以及它们的α-甲基化衍生物的前体的方法,前体和由所述前体制备L-3,4-二羟基-6-[<sup>18</sup>F]氟-苯丙氨酸和2-[<sup>18</sup>F]氟-L-酪氨酸以及它们的α-甲基化衍生物的方法
- 卤素稳定型胰岛素
- 利用阳离子型二苯丙氨酸纳米球胶体溶液测定多巴胺方法
- 利用L-苯丙氨酸绿色制备可拆分手性联萘酚的新材料的方法
- D-对氟苯丙氨酸的制备方法
- L-耐高温酰化酶制备L-对氟苯丙氨酸的方法
- 快速释放大米蛋白中苯丙氨酸的方法
- 一种苯丙氨酸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