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冷换热器预应力伸长的FBG温度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8731.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刘立国;杨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代理公司: | 37245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海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光栅 光栅本体 温度光纤 输入管 左端 线材 端面中心 标定 温度监测装置 传感器使用 光纤传感器 急冷换热器 重复使用性 传统电磁 端面中部 内部设置 一体成型 端面处 隔离状 位置处 伸长 出厂 贯穿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冷换热器预应力伸长的FBG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温度光纤光栅本体和光纤光栅输入管,所述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左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光纤光栅输入管,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管通过一体成型连接于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左端端面处,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管的内部设置有光纤光栅输入线材,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线材的右端连接于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左端端面中心处,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线材的右端自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左端端面中心处贯穿至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内部,传统电磁传感器使用时每隔一定的时间需要人工再标定,光纤传感器出厂后无需二次标定,重复使用性强,勇士光电为隔离状,使用时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化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冷换热器预应力伸长的FBG温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急冷换热器预应力伸长时,通过局部加热或火焰枪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可确保预应力伸长的精度,目前有厂家通过布置传统温度传感器来实现该功能。
现有的温度监测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目前传感技术的传感灵敏度不高,而且不可以在高电压、大噪声、高温、强腐蚀性等很多特殊环境下进行正常工作,且灵敏度较为低下、抗电磁干扰能力弱、耐腐蚀、耐高温高压、电绝缘性一般,不可直接与计算机进行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冷换热器预应力伸长的FBG温度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传感技术的传感灵敏度不高,而且不可以在高电压、大噪声、高温、强腐蚀性等很多特殊环境下进行正常工作,且灵敏度较为低下、抗电磁干扰能力弱、耐腐蚀、耐高温高压、电绝缘性一般,不可直接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冷换热器预应力伸长的FBG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温度光纤光栅本体和光纤光栅输入管,所述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左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光纤光栅输入管,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管通过一体成型连接于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左端端面处,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管的内部设置有光纤光栅输入线材,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线材的右端连接于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左端端面中心处,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线材的右端自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左端端面中心处贯穿至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内部,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线材的左端设置有光纤光栅输入插接端,所述光纤光栅输入插接端的右端端面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光纤光栅输入线材的左端,所述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右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光纤光栅输出管,所述光纤光栅输出管通过一体成型连接于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右端端面处,所述光纤光栅输出管的内部设置有光纤光栅输出线材,所述光纤光栅输出线材的左端连接于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右端端面中心处,所述光纤光栅输出线材的左端自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右端端面中心处贯穿至温度光纤光栅本体的内部,所述光纤光栅输出线材的右端设置有光纤光栅输出插接端,所述光纤光栅输出插接端的左端端面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光纤光栅输出线材的右端,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管和光纤光栅输出管的横向柱形外表面处设置有光纤光栅定位套,所述光纤光栅定位套套接于光纤光栅输入管和光纤光栅输出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温度光纤光栅本体包括保护层、包层、纤芯和温度光纤布拉格光栅,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线材的右端连接于纤芯的左端,所述纤芯的右端连接于光纤光栅输出线材的左端,所述纤芯的横向柱形外表面在位于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包层,所述包层套接纤芯,所述纤芯和包层之间在位于纤芯的横向柱形外表面处设置有温度光纤布拉格光栅,所述温度光纤布拉格光栅套接于纤芯的外侧,所述包层的横向柱形外表面在位于外侧位置处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套接包层。
优选的,所述纤芯的左右两端必须无缝连接于光纤光栅输入线材和光纤光栅输出线材内部的芯体,所述光纤光栅输入线材和光纤光栅输出线材内部的芯体材质规格均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