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气体采样和体温监测的鼻咽通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8508.6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阳鑫;曾思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惠心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凯粤智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8 | 代理人: | 任文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气体 采样 体温 监测 鼻咽 通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气体采样和体温监测的鼻咽通气管,包括呼吸管、呼吸通道、体温传感器导线、体温传感器通道、体温传感器导线插头、体温传感器探头、二氧化碳采集管和二氧化碳采集通道,所述呼吸管包括呼吸通道、体温传感器通道和二氧化碳采集通道。本发明设置了呼吸管、呼吸通道、体温传感器导线、体温传感器通道、体温传感器导线插头、体温传感器探头、二氧化碳采集管和二氧化碳采集通道,能在鼻咽通气管起作用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气体采样和体温监测,且不相互影响干涉,能有效节省医护人员操作步骤和时间,并能维持患者鼻咽道通畅,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因此,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气体采样和体温监测的鼻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鼻咽通气管是解决临床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气道梗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是危重病人治疗的关键,鼻咽通气管的使用是将呼吸管体经前鼻孔插入至舌根部,解除鼻咽部呼吸道阻塞,保证鼻咽道的通畅性,减少空气气流阻力,改善病人呼吸状况,利于上呼吸道吸引,达到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在使用鼻咽通气管时,需使用不同医疗器械分开、分步骤对患者进行气体采样或体温测量,操作繁琐,有可能产生功能的干涉或感染,不利于鼻咽通气管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气体采样和体温监测的鼻咽通气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气体采样和体温监测的鼻咽通气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气体采样和体温监测的鼻咽通气管,包括呼吸管、呼吸通道、体温传感器导线、体温传感器通道、体温传感器导线插头、体温传感器探头、二氧化碳采集管和二氧化碳采集通道,所述呼吸管包括呼吸通道、体温传感器通道和二氧化碳采集通道,且二氧化碳采集通道与二氧化碳采集管连通,所述体温传感器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体温传感器探头,且体温传感器探头的接线端通过体温传感器导线与体温传感器导线插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采集管远离呼吸管的一端连通有鲁尔接头,且鲁尔接头远离二氧化碳采集管的一端连通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呼吸管的顶部置入患者鼻咽道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呼吸设备。
优选的,所述体温传感器导线插头与外置的相匹配指示设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呼吸通道的空腔体积为二氧化碳采集通道空腔体积的2-4倍,且述呼吸通道的空腔体积为体温传感器通道空腔体积的4-6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设置了呼吸管、呼吸通道、体温传感器导线、体温传感器通道、体温传感器导线插头、体温传感器探头、二氧化碳采集管和二氧化碳采集通道,医护人员将呼吸管置入患者鼻咽道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呼吸设备,通过呼吸管的呼吸通道进行持续供氧,通气量大,能保障患者呼吸通畅,二氧化碳采集通道上端连接二氧化碳采集管,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外设的二氧化碳采集管对患者呼出气体进行采样检测,体温传感器导线通过体温传感器通道进入呼吸管内侧,并沿体温传感器通道延伸至呼吸管末端,体温传感器探头位于体温传感器通道末端,贴近人体处,将外设的体温传感器导线插头连接相匹配指示设备后,可用于患者体温的持续监测,同时,本管道能在鼻咽通气管起作用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气体采样和体温监测,且不相互影响干涉,能有效节省医护人员操作步骤和时间,并能维持患者鼻咽道通畅,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因此,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产品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而且采用的是体内测量的方式,提高了测量精准度,准确有效的体温监测将有助于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术中体温的实时监测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措施,维持患者内环境的协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惠心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惠心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的鱼肉面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音式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