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人白细胞介素-33受体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8040.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海;郭锦林;党尉;吴易潘;袁玉菁;邹秋玲;李致科;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麦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12N15/13;C12P21/00;A61K39/395;A61P37/02;A61P29/00;A61P11/06;A61P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韦东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细胞 33 受体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特异性结合人白细胞介素-33R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HCDR1、HCDR2和H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和LCDR3;其中:
(a)所述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7所示,所述HCDR2的氨基酸如SEQ ID NO:78所示,所述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9所示;所述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80所示,所述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1所示,所述L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82所示;或
(b)所述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1所示,所述HCDR2的氨基酸如SEQ ID NO:72所示,所述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3所示;所述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74所示,所述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5所示,所述L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76所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特征在于,(a)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6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特征在于,(b)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2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4所示。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特征在于,(a)中所述抗体为人源化的抗体,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4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7所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5所示;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8所示。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特征在于,(b)中所述抗体为人源化的抗体,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8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1所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9所示;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2所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以小于150pM的Kd结合于人白细胞介素-33R。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能够抑制KU812细胞的IL-5分泌。
10.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1.核苷酸分子,其编码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
12.表达载体,其包含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苷酸分子。
13.宿主细胞,其包含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苷酸分子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达载体。
14. 产生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的方法,其包括:
a)在使得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宿主细胞能够产生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的表达条件下,培养所述宿主细胞,从而表达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以及
b)分离并纯化步骤a)中表达的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
15.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或者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IL-33R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IL-33R相关疾病为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所述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是特应性皮炎或哮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麦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麦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0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筒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面背胶导电布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