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PVC发泡地垫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6785.3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胜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67/04;C08K9/06;C08K7/14;C08K3/08;C08K5/12;C08K3/34;C08K13/06;C08J9/12;B29B7/00;B32B27/30;B32B2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11530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PVC 地垫 发泡 制备 超细金属粉 硅烷偶联剂 耐磨性 柔韧性 玻璃纤维 地垫材料 多层改性 发泡材料 热稳定剂 重要意义 导热率 隔音性 聚乳酸 膨胀比 增塑剂 重量份 复合 | ||
本发明涉及地垫领域,具体涉及改性PVC发泡地垫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改性PVC发泡地垫,其特征在于,该地垫是由一层或多层改性PVC发泡材料复合而成;所述改性PVC发泡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下述成分组成:PVC 100份,聚乳酸10~30份,硅烷偶联剂0.25~0.5份,玻璃纤维2.5~7份,热稳定剂1~3份,增塑剂0.5~2份,超细金属粉0.75~3份,填料3~5份。本发明制备的改性PVC发泡地垫材料具有较高的膨胀比和较低的导热率,此外还有良好的柔韧性、隔音性以及耐磨性,对于PVC发泡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垫领域,具体涉及改性PVC发泡地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VC为氯乙烯的聚合物,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绝缘、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也存在韧性差、热稳定性差的缺点而限制了应用。目前改性PVC材料品种很多,主要是根据材料的应用性能进行改性。如采用填充剂(如碳酸钙、滑石粉等)改性PVC,可降低其成本;采用发泡剂制得PVC发泡材料,可用作为地垫等产品。但是,市场上现有的PVC发泡地垫因添加了各种填料或制备工艺不足,导致PVC发泡地垫出现韧性不足、耐老化欠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PVC发泡地垫,该地垫是由一层或多层改性PVC发泡材料压合而成;所述改性PVC发泡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下述成分组成:PVC 100份,聚乳酸10~30份,硅烷偶联剂0.25~0.5份,玻璃纤维2.5~7份,热稳定剂1~3份,增塑剂0.5~2份,超细金属粉0.75~3份,填料3~5份。
所述PVC的平均聚合度为900~1100;所述聚乳酸的平均聚合度为200~800;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脂肪酸甲酯以及磷酸二苯一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热稳定剂为环氧大豆油和水滑石;所述环氧大豆油和水滑石的质量比1:2;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二甲氧基甲基硅烷-1-丙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0.1~5μm;
所述超细金属粉为金属材料Ni、Al、Ti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超细金属粉的粒度为6000~8000目;
所述填料为硼渣、氟化石墨和高岭石;
所述高岭石的粒径为50~100nm;所述氟化石墨的粒径为80~100nm;所述硼渣的粒径为100~200nm;所述高岭石:硼渣:氟化石墨的质量比为1:2:0.25~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PVC发泡地垫的制备方法:
S1.按量称取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按量称取的玻璃纤维,浸渍1h,烘干,得到硅烷改性玻璃纤维;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30~50;
S2.按量称取PVC、聚乳酸、热稳定剂、增塑剂、超细金属粉、填料分别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室温下减压干燥3h;将干燥后的PVC和聚乳酸加入机械搅拌器中以500rpm的速度搅拌10min,得到混合料A;
S3.将所述混合料A投入高速搅拌机内,搅拌升温至55~65℃,先加入热稳定剂,搅拌升温至80~90℃;再加入超细金属粉,搅拌升温至95~115℃;然后加入增塑剂和填料搅拌混合30min,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混合料B;其中,搅拌速度为400~500rpm;
S4.将所述混合料B加入至同向双螺杆配混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复合材料C;其中,所述同向双螺杆配混挤出机的加热区为:第一区温度:150~160℃;第二区温度:180~190℃;第三区温度:180~190℃;第四区温度:170~190℃;机头温度:150~165℃;螺杆转速为100rpm,进料速度为3~4kg/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胜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胜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6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