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窑热态窑芯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6107.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峥;陆立新;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金峥 |
主分类号: | G01B21/24 | 分类号: | G01B21/24;G01B21/02;G01B11/24;G01S17/08;G01B5/20;G01C15/00;G01B11/16;G01B21/16 |
代理公司: | 51289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巍敏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窑 测量 托轮 热态 窑芯 检测 三维空间 水泥生产技术 高差测量 结果展示 三维检测 三维信息 颜色信息 点数据 动态的 局部性 全站仪 扫描仪 筒体形 椭圆仪 窑筒体 轮带 筒体 直观 外部 观看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热态窑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计算出回转窑三个支点的铁基础相对高度差,然后利用全站仪对三个支点的基础进行相对高差测量;2)、测量托轮中心高;3)、测量托轮间距;4)、测量托轮和轮带直径;5)、在窑筒体的外部使用椭圆仪进行检测;6)、利用筒体扫描仪对回转窑筒体形变进行分析。该回转窑热态窑芯检测方法,通过采取先进的三维检测技术,从而得到全面的三维信息,不仅仅是三维空间的信息也包括了动态的一些颜色信息,能够直观的将测量的结果展示出来,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的观看和了解,能够较好的避免基于传统点数据造成的局部性和片面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转窑热态窑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水泥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回转窑窑芯保持一直线,是长期安全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回转窑在运转中,窑芯不直,会造成支承部件过快的磨损或损坏、功率消耗增加、密封装置失效,致使窑内耐火砖松动,发生掉砖红窑事故,以及造成窑体产生裂纹,筒体断裂,设备运行震动,直至影响回转窑的运转,对窑芯进行测量可以获得回转窑运行过程中筒体中心线动态位置及变化情况,为回转窑的调整以及预防托轮轴瓦发烧提供依据。
原有的测量方案分为一代、二代和三代,分别冷态中心透光发法、经纬仪动态法和直径测量仪法,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直径测量仪法只能反应测量点的数据,反应不了整体的表面情况,并且在最终结果的输出上存在较大的缺陷,都是二维数据,无法全面的体现回转窑的情况,其中中国专利:CN201310154216.9,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筒体中心线热态测量方法,就是典型的利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并且经过计算,得到回转窑中心线的状态,但是这种方法在该专利申请时还有一定的价值,在现在已经无法满足需要,首先,经纬仪是测算回转窑轮带表面的三维中心坐标,然后经过计算得到该轮带处窑筒体的中心坐标,再比较设计值得到该窑中心线的状态,两台经纬仪可以得到一定的数据,但是得到的数据都是点数据,并且是得到点数据以后进行计算,总体的误差可想而知。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热态窑芯检测方法,具备检测方便且检验效果好,同时能够完全的输出三维信息,并且不仅仅是包含X、Y、Z空间的信息,也包括R、G、B的颜色信息,避免了传统基于点数据分析造成的局部性和片面性,而且总体计算量较小,能够有效的避免计算产生的误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窑热态窑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计算出回转窑三个支点的铁基础相对高度差,然后利用全站仪对三个支点的基础进行相对高差测量;
2)、测量托轮中心高;
3)、测量托轮间距;
4)、测量托轮和轮带直径;
5)、在窑筒体的外部使用椭圆仪进行检测;
6)、利用筒体扫描仪对回转窑筒体形变进行分析;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设计高度,然后利用全站仪对三个支点进行基础高度测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托轮高度指的是托轮中心到托轮瓦座基础的高度,托轮中心高不受磨损影响,数值为设计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测量的间距是两个托轮中心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测量托轮和轮带直径采取全站仪,且可以利用全站仪进行轮带偏摆测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轮带偏摆测量还可以采用筒体扫描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金峥,未经何金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6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