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1420.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佟仁友;邹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飞马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34141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雁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孔 筒体 定位件 活动连接有 固定电缆 径向延伸 电缆 容纳腔 电缆技术领域 周向均匀设置 电缆穿过 电缆检测 定位过程 定位夹具 轴向贯穿 接触点 周侧壁 旋钮 体内 | ||
1.一种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形成用于电缆穿过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筒体的轴向贯穿所述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周侧壁设置有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延伸,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活动连接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从所述电缆的一侧固定所述电缆,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延伸,在所述第二安装孔活动连接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从所述电缆的另一侧固定所述电缆,所述第三安装孔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延伸,在所述第三安装孔活动连接有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从所述电缆的另一侧固定所述电缆,所述定位夹具具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第一位置和用于拆装电缆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均和所述电缆抵接,在所述电缆的外周侧壁,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三定位件相邻的端部相互抵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均和所述电缆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由所述筒体的外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向所述容纳腔延伸,在所述第一定位件套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定位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第一定位件向所述筒体的外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为和所述电缆的外周侧壁配合的弧形,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弧长设置为所述电缆的周长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抵接所述电缆的外周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筒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设置为和所述筒体的外周侧壁配合的弧形,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弧长设置为所述筒体的周长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握持部用于抵接所述筒体的外周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由所述筒体的外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向所述容纳腔延伸,在所述第二定位件套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第二定位件向所述筒体的外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置为和所述电缆的外周侧壁配合的弧形,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弧长设置为所述电缆的周长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抵接所述电缆的外周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筒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二握持部设置为和所述筒体的外周侧壁配合的弧形,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弧长设置为所述筒体的周长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二握持部用于抵接所述筒体的外周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件由所述筒体的外部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向所述容纳腔延伸,在所述第三定位件套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定位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驱动所述第三定位件向所述筒体的外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定位件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设置为和所述电缆的外周侧壁配合的弧形,所述第三抵接部的弧长设置为所述电缆的周长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三抵接部用于抵接所述电缆的外周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缆检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定位件位于所述筒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握持部,所述第三握持部设置为和所述筒体的外周侧壁配合的弧形,所述第三握持部的弧长设置为所述筒体的周长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三握持部用于抵接所述筒体的外周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飞马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飞马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14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加工用智能内夹具
- 下一篇:固定容纳绳带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