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柱融合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9929.2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韩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文惠<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部 弧面 假体 脊柱融合 结构限位 脊柱 支撑 配合 多方向移动 侧向弯曲 结构配合 人体损伤 正常活动 轴向旋转 活动节 屈曲 松脱 植入 伸展 过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融合假体,脊柱融合假体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支撑部和限位部,支撑部设置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支撑部的第一弧面与第一结构限配合,第二弧面与第二结构配合,第一结构可沿第一弧面活动,第二结构可沿第二弧面活动;限位部与第一结构限位配合以限制第一结构的活动范围,限位部与第二结构限位配合以限制第二结构的活动范围。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的多方向移动,这样在植入脊柱后可实现原先的脊柱活动节段的轴向旋转,侧向弯曲、伸展和屈曲,从而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需求。而且,通过限位部可对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以避免活动过量造成假体松脱或人体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脊柱融合假体。
背景技术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然而,椎管狭窄、退行性脊椎滑脱等疾病所致的疼痛及脊柱功能紊乱或者稳定性遭到破坏,从而严重影响病患生活。目前,脊柱融合术已成为治疗脊柱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脊柱融合术通常是让原先的脊柱活动节段不再活动,成为一个整体。
脊柱融合术的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1911年Albee等采用脊柱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以达到阻止结核感染播散的目的,同年,Hibbs等采用脊柱融合术控制脊柱侧凸患者畸形的发展。其后,脊柱融合术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内固定技术的出现,使其植骨融合率显著提高,加之手术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使用范围逐渐扩大,适应症也由最初的治疗脊柱感染、畸形、创伤等扩大到用于治疗脊柱的各种退变性疾病,特别是因腰椎间盘蜕变以及椎间不稳引起的腰部疼痛。
大多数的脊柱外科医生通常认为一个成功的脊柱融合手术的关键是减压的质量,但是,减压的最佳程度可能会受到未去除的较多融合骨骼的限制。目前,为提高融合手术减压的效果,可活动的脊柱融合假体已经有相关的产品应用到临床病例当中。但是,现有的脊柱融合假体仍存在活动不灵活以及活动范围不易控制的问题,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融合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脊柱融合假体活动不灵活以及活动范围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融合假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支撑部,设置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支撑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弧面与第一结构限配合,第二弧面与第二结构配合,第一结构可沿第一弧面活动,第二结构可沿第二弧面活动;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一结构限位配合以限制第一结构的活动范围,限位部与第二结构限位配合以限制第二结构的活动范围。
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限位杆、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限位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限位件与第一结构的背离第二结构的一侧限位配合,第二限位件与第二结构的背离第一结构的一侧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限位杆的第一端穿设在第一结构内,第一端与第一结构之间具有活动间隙,限位杆的第二端穿设在第二结构内,第二端与第二结构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结构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的直径大于第二孔段,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一孔段内,限位杆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孔段内;第二结构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孔段和第四孔段,第三孔段的直径大于第四孔段,第二限位件位于第三孔段内,限位杆的一部分位于第四孔段内。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位置可调地设置在限位杆上,第二限位件位置可调地设置在限位杆上,以调节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二限位件具有第二螺纹孔,限位杆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以与第一螺纹孔配合连接,限位杆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外螺纹以与第二螺纹孔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限位部分别位于支撑部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9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膝关节假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融合器及融合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