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硅-氮三元协同阻燃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56071.4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颜红侠;郭留龙;白天;王莲莲;张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77/30 | 分类号: | C08G77/30;C08L101/00;C08L83/08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协同 阻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硅‑氮三元协同阻燃剂及制备方法,相比传统的多元素协同阻燃剂制备方法步骤繁琐,可能使用大量溶剂和催化剂,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多数热固性树脂阻燃效果较差,若要提高其阻燃性,需要添加大量阻燃剂提高其阻燃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含氨基的烷氧基硅烷、磷酸三烷氧基酯和二乙醇胺(及其衍生物),采用“一锅法”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新型磷‑硅‑氮协同高效阻燃剂,且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反应过程不使用溶剂和催化剂,反应时间短、操作容易、成本低、所用设备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磷-硅-氮三元协同阻燃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传统的含卤阻燃剂由于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对哺乳类动物的生物毒性而逐渐被人们放弃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以及无机阻燃剂等。磷系阻燃剂由于其阻燃效率高、添加量少而受到关注;氮系阻燃剂在受热的时候能够发生降解,吸收热量,同时生成气体,起着稀释可燃性气体的作用;有机硅系阻燃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环境友好性、阻燃效果好的优点。随着阻燃剂多功能化的发展要求,含单一阻燃元素的阻燃剂性能提高有限,难以满足严苛条件下的阻燃要求,而通过不同阻燃元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达到更加优异的阻燃效果。有研究表明,磷-氮系阻燃剂联用,可以形成气源、碳源、酸源,构成膨胀性阻燃剂的三要素,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潜力;磷-硅系阻燃剂联用时,含磷化合物或基团热分解时产生高黏度的聚磷酸,而含硅阻燃剂则具有较低的表面能,高温熔融状态下可迁移到基材表面,且由于架桥作用,可协同聚磷酸形成黏度更大的、含Si-O、Si-C的无机炭层,阻隔物质交换以及热交换,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专利CN105175780A涉及一种含氮磷硅的丙烯酸酯阻燃剂及其阻燃环氧丙烯酸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发明者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羟乙基丙烯酸酯的半加成物、磷酸GMA和三甲基一氯硅烷反应得到上述阻燃剂,并将其用于制备环氧丙烯酸酯涂层,在得到良好阻燃性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但是,该专利中的阻燃剂制备过程繁琐,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专利CN107698765A涉及一种含氮磷硅的环三磷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者将六氯环三磷腈溶于四氢呋喃溶液中,向其中加入苯酚,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向其中加入羟基硅油,反应得到含氮磷硅环三磷腈阻燃剂。该阻燃剂既结合了有机、无机阻燃剂的优点,又具有多元素协同的阻燃效果。但是反应原料六氯环三磷腈是易挥发的有毒化合物,且反应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苯酚,反应产物中仍会残留含氯组分,使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有毒气体,影响使用效果,难以满足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磷-硅-氮三元协同阻燃剂及制备方法,根据单元素阻燃剂阻燃作用有限,多元素协同阻燃剂已经广泛被人们采用。针对现阶段氮磷硅协同阻燃剂的制备过程繁琐,反应过程需要易挥发有毒溶剂和催化剂的问题,本发明的简单易行的绿色制备方法,且多元素协同可使阻燃效果有明显提升。
技术方案
一种磷-硅-氮三元协同阻燃剂,其特征在于组份为1~3:1~3:3~6的摩尔比的含氨基的三官能度烷氧基硅烷、磷酸三烷氧基酯和二乙醇胺及其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所述的含氨基的烷氧基硅烷含有氨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的磷酸三烷氧基酯含有三个烷氧基团,包括但不限于: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或磷酸三丁酯。
所述的二元醇胺含有氮元素和两个羟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二乙醇胺或N-甲基二乙醇胺。
一种制备所述磷-硅-氮三元协同阻燃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60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态可固化金属基聚碳硅烷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