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9628.1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向清沛;迮仁德;席治国;王宁;韩军;郭小峰;向永春;李静;郝樊华;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01T1/00;G01K7/02;H05B3/14;H05B3/18;H05B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同位素 热源 加热 模拟 | ||
1.一种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体(1)、电绝缘层(2)、密封层(3)、冲击缓冲层(4)、隔热保温层(5)、大气烧蚀层(6)、装载通道(7)、集线端(9)、测温热电偶(12);
所述发热体(1)紧密装配于电绝缘层(2)内,所述电绝缘层(2)紧密装配于密封层(3)内,所述密封层(3)紧密装配于冲击缓冲层(4)内,所述冲击缓冲层(4)紧密装配于隔热保温层(5)内,所述隔热保温层(5)紧密装配于大气烧蚀层(6)内,所述的测温热电偶(12)设置于大气烧蚀层(6)的装载通道(7)的侧面中心;
所述发热体(1)、电绝缘层(2)、密封层(3)、冲击缓冲层(4)、隔热保温层(5)组成一个整体套件,各组件装配采用同轴圆柱嵌套方式;所述整体套件共两套,通过装载通道(7)嵌入大气烧蚀层(6);所述大气烧蚀层(6)作为模拟热源外壳;所述集线端(9)位于大气烧蚀层(6)顶面,用于汇集发热体(1)供电引线和测温热电偶(12)信号引线;所述引线均封装于模拟热源内,仅通过集线端(9)向外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采用等静压石墨材料制成;所述电绝缘层(2)采用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所述密封层(3)采用高温难熔钼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冲击缓冲层(4)采用高强度碳碳复合材料,所述隔热保温层(5)采用碳纤维气凝胶材料制成;所述大气烧蚀层(6)采用耐烧蚀碳碳复合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呈“鼠笼”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层(2)、密封层(3)、冲击缓冲层(4)、隔热保温层(5)、大气烧蚀层(6)均预留有供电引线通道(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模拟热源还包括补强板(10),补强板(10)通过补强板螺钉(11)紧固装配于隔热保温层(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10)采用耐烧蚀碳碳复合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烧蚀层(6)预留有测温热电偶引线通道(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热电偶引线通道(13)采用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模拟热源的输出热功率为0-500W,所述电加热模拟热源表面温度为不高于1300o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用型同位素热源的电加热模拟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模拟热源表面最大温差小于或等于10o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96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