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固载催化剂的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3748.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伟;杨宇浩;王崧;王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固载 催化剂 反应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固载催化剂的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单体A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加入第一控制剂AP,得到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控制剂AP与第一单体A的摩尔比为0.01-200:1,所述第一单体A在第一溶液中的浓度为0.01-100mM;
(2)将第二单体B溶解在第二溶剂中,加入第二控制剂BP,得到第二溶液,所述第一单体A与第二单体B的摩尔比为0.05-20:1,所述第二控制剂BP与第二单体B的摩尔比为0.01-200:1,所述第二单体B在第二溶液中的浓度为0.01-100mM;
(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第二溶液混合,配成COF反应液;
(4)将催化剂CA溶于第三溶剂,配成COF催化剂溶液,所述催化剂CA与第一单体A的摩尔比为0.01-100:1,所述催化剂CA在第三溶剂中的浓度为0.01-100M;
(5)将步骤(3)所得COF反应液加入到微反应器中,再加入步骤(4)得到的COF催化剂溶液,在-20-200℃下原位生长,直到COF层膜厚度为0.01-100um,获得具有催化剂载体COF层的微反应器;
(6)将待负载的催化剂前驱体分散在第四溶剂中得到催化剂前驱体溶液,用第五溶剂冲洗净步骤(5)所得具有催化剂载体COF层的微反应器,向所述微反应器中注入催化剂前驱体溶液,经处理,完成催化剂负载;用第六溶剂冲洗净负载催化剂的微反应器,干燥得到含固载催化剂的微反应器;所述催化剂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0-100mM,所述催化剂前驱体的加入量与第一单体A的摩尔比为0-20:1;
所述第一单体A由1,4-苯二胺、2,5-二甲基-1,4-苯二胺、四甲基对苯二胺、联苯胺、 3,3’,5,5’-四甲基联苯-4,4’-二胺、3,3'-二硝基联苯胺、4,4'-二氨基三连苯、4,4'-二氨基二苯乙烯、对二氨基偶氮苯、2,6蒽二胺、3,4-二氨基四氢呋喃、肼、1,2-环己二胺、1,2,4,5-二(二酰肼)苯、1,3,5-三(4-氨苯基)苯、2,4,6-三(4-氨基苯基)-1,3,5-三嗪、三聚氰胺、5,10,1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1,2,4,5-苯四胺、六氨基苯、1,6-二氨基芘、2,3,6,7,10,11-六氨基三亚苯、1,4-苯二硼酸、均苯三硼酸、1,4-苯二硼酸二频哪酯、4,7-双硼酸-2,1,3-苯并噻二唑、4,7-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2-基)-2,1,3-苯并噻二唑、2,7-双硼酸芘、2,7-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戊环-2-基)芘、4,4'-联苯基二硼酸、4,4'-联苯二硼酸二频哪醇酯、5,10,15,20-四(4-硼酸基苯基)卟啉、对苯二腈、2,6蒽二腈、对苯二甲酰肼、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酰肼、2,5-二乙氧基对苯二甲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
所述第二单体B由苯二甲醛、联苯二甲醛、2,5-二羟基对苯二甲醛、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醛、2,3-二羟基对苯二甲醛、2,3-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醛、2,5-二炔氧基对苯二甲醛、乙二醛、均苯三甲醛、2,4,6-三羟基均苯三甲醛、1,3,5-三(4-醛基苯基)苯、2,4,6-三(4-醛基苯基)-1,3,5-三嗪、环己六酮、1,4-苯二硼酸、均苯三硼酸、1,4-苯二硼酸二频哪酯、4,7-双硼酸-2,1,3-苯并噻二唑、4,7-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2-基)-2,1,3-苯并噻二唑、2,7-双硼酸芘、2,7-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戊环-2-基)芘、4,4'-联苯基二硼酸、4,4'-联苯二硼酸二频哪醇酯、5,10,15,20-四(4-硼酸基苯基)卟啉、1,2,4,5-苯四酚、3,6-二甲基-1,2,4,5-苯四酚、3,6-二乙基-1,2,4,5-苯四酚、3,6-二丙基-1,2,4,5-苯四酚、2,3,6,7-萘四酚、2,3,6,7-蒽四酚、3,6,7,10,11-六羟基三亚苯、对苯二腈、2,6蒽二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
所述第一控制剂AP由苯甲醛、2-氯苯甲醛、3-氯苯甲醛、4-氯苯甲醛、2-硝基苯甲醛、3-硝基苯甲醛、4-硝基苯甲醛、2-甲基苯甲醛、3-甲基苯甲醛、4-甲基苯甲醛、4-叔丁基苯甲醛、4-氟苯甲醛、1-萘甲醛、2-萘甲醛、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硼酸、4-叔丁基苯硼酸、正丙基硼酸、环己基硼酸、邻苯二酚、2,3-二羟基萘、乙二醇、2,3-二甲基-2,3-丁二醇、1,2-环己二醇、苯腈、萘腈、乙腈、环己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
所述第二控制剂BP由苯胺、2-氯苯胺、3-氯苯胺、4-氯苯胺、1,3-苯并噻唑-5-胺、2-硝基苯胺、3-硝基苯胺、4-硝基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4-甲基苯胺、4-叔丁基苯胺、4-氟苯胺、1-萘胺、2-萘胺、甲胺、乙胺、丙胺、丁胺、戊胺、己胺、庚胺、辛胺、环己胺、苯硼酸、4-叔丁基苯硼酸、正丙基硼酸、环己基硼酸、2,3-二羟基萘、乙二醇、2,3-二甲基-2,3-丁二醇、1,2-环己二醇、苯腈、萘腈、乙腈、环己腈、苯甲酰肼、4-氯苯甲酰肼、3-吡啶甲酰肼、甲酸酰肼、乙酸酰肼、丙酸酰肼、环己甲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当第一单体A与第二单体B相同时,第一控制剂AP与第二控制剂BP在使用时完全不同;
所述催化剂CA由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苯磺酸、甲基苯磺酸、三氟甲磺酸钪、三氟甲磺酸铕、三氟甲磺酸铟、三氟甲磺酸镱、三氟甲磺酸钇、三氟甲磺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
所述催化剂前驱体由硝酸钯、二氨基溴化钯、四(乙腈)四氟硼酸钯、四氨合氯化钯一水合物、双(2,2,6,6-甲基- 3,5 -庚二酮酸)钯、三氟甲烷磺酸铜、双(六氟乙酰丙酮)合铜、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盐、氯化银、三氟甲磺酸银、四(三苯基膦)钯、双三苯基磷二氯化钯、三苯基膦金(I)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盐、氯金酸、氯铂酸、1,2-双(二苯基膦)乙烷]二氯化镍、1,3-双(二苯基膦)丙烷氯化镍、乙酰丙酮镍、氯化镍(II)六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37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毫米级聚丙烯腈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氧化反应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