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3255.7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徐志亮;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慧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1/00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肖雄<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管体 水闸 控制系统 控制阀 水动力 水域 外部 第一端 治理 导通状态 隔离状态 管体连接 河道治理 连通状态 自然变化 连通处 有效地 断流 绕过 潮汐 上游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水动力控制系统,水动力控制系统包括水闸、管体及控制阀,水闸用于安装于河道和外部水域的连通处,水闸能够打开和关闭,以使河道和外部水域在连通状态和隔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管体的第一端设于河道,管体的第二端绕过水闸并延伸固定于外部水域,且管体的第一端端口设于河道的上游;控制阀与管体连接,控制阀能够打开和关闭,以使管体在导通状态和断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上述水动力控制系统通过水闸、管体及控制阀构成的水动力控制系统使得河道不需要外力仅依靠外部水域的潮汐自然变化即可实现河道自身的治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河道的治理效率,并同时大大降低了河道的治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和污染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受外部水域潮汐的影响,使得河道内的水体流动性差、水动力不足,致使河道内的水体往复振荡而不能顺利排入外部水域进行扩散与治理,从而使得河道内的水体长期处于厌氧发酵环境中而引发厌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最终使得河道内的水体和底泥发黑变臭。当前通常采用造流曝气技术来解决河道内的水体流动性差、水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河道治理的作用,然而由于该造流曝气技术处理的水体流量有限,对水体的流动性改善效果不佳,并且耗能巨大,致使上述造流曝气技术难以满足河道治理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河道治理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河道治理方法。
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水动力控制系统,所述水动力控制系统包括水闸、管体及控制阀,所述水闸用于安装于河道和外部水域的连通处,所述外部水域位于所述河道的下游,所述水闸能够打开和关闭,以使所述河道和所述外部水域在连通状态和隔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外部水域内的水体的清洁度高于所述河道内的水体的清洁度;所述管体的第一端设于所述河道,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绕过所述水闸并延伸固定于所述外部水域,且所述管体的第一端端口设于所述河道的上游,所述管体用于连通所述河道和所述外部水域;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控制阀能够打开和关闭,以使所述管体在导通状态和断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当所述外部水域因涨潮致使所述外部水域的水位高于所述河道的水位时,关闭所述水闸并打开所述控制阀,以使所述河道和所述外部水域相隔离并通过所述管体间接连通,从而以使所述外部水域内的水体依靠所述外部水域和所述河道的水位差经所述管体流动至所述河道的上游;当所述外部水域因落潮致使所述河道的水位高于所述外部水域的水位时,打开所述水闸并关闭所述控制阀,以使所述河道和所述外部水域直接连通,从而以使所述河道下游内的水体依靠所述外部水域和所述河道的水位差直接排放至所述外部水域内。
上述河道治理方法,通过水闸、管体及控制阀构成水动力控制系统,由于外部水域内的水体的清洁度高于河道内的水体的清洁度,当外部水域因涨潮致使外部水域的水位高于河道的水位时,可关闭水闸并打开控制阀,以使河道和外部水域相隔离并通过管体间接连通,从而以使外部水域内的水体能够依靠外部水域和河道的水位差经管体流动至河道的上游,实现对河道上游内的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稀释,并且通过河道内水体的流动作用实现对河道下游内的水体中的污染物的逐步稀释,从而实现对整个河道内的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稀释,并使河道上游内的水体的清洁度高于河道下游内的水体的清洁度;当外部水域因落潮致使河道的水位高于外部水域的水位时,可打开水闸并关闭控制阀,以使河道和外部水域直接连通,从而以使河道下游内的水体能够依靠外部水域和河道的水位差直接排放至外部水域内,实现对河道下游内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水体的扩散与治理,因此,上述河道治理方法通过水闸、管体及控制阀构成的水动力控制系统使得河道不需要外力仅依靠外部水域的潮汐自然变化即可实现河道自身的治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河道的治理效率,并同时大大降低了河道的治理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管体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慧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慧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32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渗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海洋水库
- 下一篇:一种生态袋的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