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输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1777.3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2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原创太;市来幸裕;曾雌恭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装置 定影 以及 图像 形成 | ||
本发明提供带输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带输送装置具备:环状带,其进行旋转;夹持部形成单元,其通过与所述带接触而形成夹持部;以及保持单元,其具有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的内周面接触部、至少在所述夹持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与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面接触的端面接触部、以及不与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面接触的端面非接触部,该保持单元保持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带与所述夹持部的入口侧的端面接触部接触的部位的曲率半径比与所述夹持部的出口侧的端面接触部接触的部位的曲率半径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带输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定影装置,存在采用环状带作为加压单元或加热单元的至少一方的定影装置。环状带与加热辊或加压辊有所不同,被容许沿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具有难以对该带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技术课题。作为与使用这种带的定影装置相关的技术,提出有日本国特许第5959848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
所述日本国特许第5959848号公报构成为,仅用夹持部夹持片,使得在从片的长度方向观察片的情况下,作为片的夹持部的入口附近的区域的第1区域的曲率半径和作为片的夹持部的出口附近的区域的第2区域的曲率半径均小于作为在片的旋转方向上最远离片的夹持部的区域的第3区域的曲率半径,在片的长度方向上,片的与第3区域对置的对置面的区域比片的与第1区域相对的相对面的区域、以及片的与第2区域对置的对置面的区域都更远离片的端面,片的第1区域的曲率半径和片的第2区域的曲率半径相等。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与带的曲率半径在夹持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端面接触部处相等的情况相比,抑制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变形。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带输送装置,其中,具备:环状带,其进行旋转;夹持部形成单元,通过与所述带接触而形成夹持部;以及保持单元,其具有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的内周面接触部、至少在所述夹持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与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面接触的端面接触部、以及不与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面接触的端面非接触部,并保持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带与所述夹持部的入口侧的端面接触部接触的部位的曲率半径比与所述夹持部的出口侧的端面接触部接触的部位的曲率半径小。
根据本公开的第2方案,所述保持单元的内周面接触部的与所述夹持部的入口侧的端面接触部对应的区域的弯曲程度或弯曲程度比与所述夹持部的出口侧的端面接触部对应的区域的弯曲程度或弯曲程度大。
根据本公开的第3方案,在所述带的旋转方向上,所述保持单元的所述端面非接触部比所述端面接触部长。
根据本公开的第4方案,所述保持单元具有第3端面接触部,该第3端面接触部与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面在所述夹持部的相反侧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第5方案,所述带的曲率半径按照所述夹持部的入口侧、所述夹持部的出口侧、所述夹持部的相反侧的顺序依次增大。
根据本公开的第6方案,所述保持单元能够以如下支点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带的长度方向倾斜,该支点设置于该保持单元在所述带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面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7方案,所述保持单元被设定为,在所述夹持部的入口侧和所述夹持部的出口侧中,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端面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面积较大的一侧与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端面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面积较小的一侧相比,从所述支点到所述端面接触部的距离较短。
根据本公开的第8方案,所述保持单元被设定为,按照所述带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端面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所述支点到所述端面接触部的距离从短到长。
根据本公开的第9方案,提供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具备所述第1方面至第8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带输送装置,该定影装置使用所述带将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