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露天矿山智能铲装运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39640.4 | 申请日: | 2019-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良;仪海豹;谢亮波;李铭;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7/00 | 分类号: | E21C47/00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露天 矿山 智能 装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山智能铲装运输系统,支撑立架(12)环露天采场(19)四周并安装在立架基础(14)上,固定梁(11)安装在支撑立架(12)上,移动梁(1)前后活动安装在固定梁(11)的上方,转运梁(2)垂直安装在移动梁(1)上方,铲斗(4)悬吊固定在转运梁(2)的下方;支撑滚动轮(18)吊装在固定梁(11)的下方,环形吊运缆绳装置(6)支承在支撑滚动轮(18)上,装运斗(5)吊挂在环形吊运缆绳装置(6)上;在转运梁(2)上设有升降铲装转运驱动装置(9);移动梁驱动装置(10)与移动梁(1)连接并控制移动梁(1)的左右移动。本发明不受露天采场边坡角度的限制,实现矿岩的垂直提升水平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露天矿山铲装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露天矿山凹陷开采的智能铲装运输系统,可在黑色、有色、黄金、建材等露天矿山开采中广泛应用。
背景技术
露天开采的工艺过程一般为:穿孔、爆破、铲装、运输和排岩,各工序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露天开采的最基本生产周期。铲装运输是耗时长,工作量大,是关系开采成本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采取有效的铲装运输方法,对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开采成本、创造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当前,主要有公路自卸汽车运输、铁路机车运输、胶带运输等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宜的应用条件。公路自卸汽车运输机动灵活,爬坡能力强,但燃油用量大,污染环境,运输成本高;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运距显著增大,台班运输能力降低,适用的经济开采深度一般为200~300m。铁路机车运输量大,但基建投资大、灵活性差、爬坡能力小;随开采深度的增大,运行周期长,且运输效率明显降低,适用的经济开采深度一般为120~150m。胶带运输运输能力大,但受制于提升坡度的限制,最大升坡能力一般16°~18°,且矿岩硬度大时,皮带磨损严重,维护成本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露天矿端帮提升机”(公开号:CN208220778U)提出了一种可在采场端帮移动的矿岩提升装置,然而,该装置仅限于在采场端部使用,仍然受制于皮带可提升角度的限制,无法实现垂直提升运输;且采场内仍需要挖掘机和自卸汽车等设备配合进行铲装和运输作业,能源消耗大,污染作业环境,智能化水平低。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露天矿山凹陷开采的需求,提高露天矿山铲运作业的智能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露天矿山铲装运输成本,减轻生产作业劳动强度,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并解决汽车运输尾气引起的环境污染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天矿山智能铲装运输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智能铲装运输系统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智能铲装运输系统包含移动梁、转运梁、升降转载装置、铲斗、装运斗、环形吊运缆绳装置、吊运驱动装置、移动梁驱动装置、固定梁、支撑立架,固定梁、移动梁以及转运梁皆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以满足相应的铲装运输荷载要求;支撑立架为承重结构,环露天采场四周并安装在立架基础上,固定梁安装在支撑立架上并形成完整闭合;移动梁前后活动安装在固定梁的上方并可沿固定梁的左右平移,实现装运斗在环形吊运缆绳装置和转运梁之间的转运工作;转运梁垂直安装在移动梁上方并可沿移动梁前后移动,铲斗悬吊固定在转运梁的下方,铲斗可以围绕升降转载装置在360°范围内自由旋转,以满足不同位置的矿岩铲装要求,提高装载作业效率;支撑滚动轮吊装在固定梁的下方,环形吊运缆绳装置支承在支撑滚动轮上,装运斗吊挂在环形吊运缆绳装置上;在转运梁上装有垂直升降式滑轮机构,升降转载装置通过缆绳与垂直升降式滑轮机构连接,在转运梁上还设有控制升降转载装置、铲斗和转运梁动作并完成装运斗的装载、升降和转运工作的升降铲装转运驱动装置;吊运驱动装置位于露天采场边界一侧稳固的地面上,通过控制线缆与环形吊运缆绳装置连接并控制其运行;移动梁驱动装置与移动梁连接并控制移动梁的左右移动,以控制其在露天采场的位置,满足不同位置爆堆的铲装作业需要。
本发明之移动梁以固定梁为导轨,在固定梁上进行滑移,运行速度控制在5m/s以内;转运梁以移动梁为轨道,沿移动梁平移,运行速度控制在3m/s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9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