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色注射成型模具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0672.8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师;王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7;B29C45/28;B29C45/40;B29C45/33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镶件 二次成型 二次注射 活塞结构 组件包括 阀针 产品生产周期 成型模具 交替动作 双色注射 双色注塑 纵向升降 侧流道 分流板 后模仁 主流道 层流 两套 推板 模具 维修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色注射成型模具及其运行方法,模具包括二次注射组件和二次成型组件,二次注射组件包括主流道、侧流道、具有两层流道的分流板、阀针、活塞结构,二次成型组件包括后模仁、推板、第一镶件、第二镶件;其运行方法中通过第二镶件相对于第一镶件纵向升降,两套阀针及活塞结构交替动作实现二次注射及二次成型功能。其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双色注塑功能,且整体结构简洁,成本较低,产品生产周期短,维修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色注射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注射成型模具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双色注塑模具设计方案中,针阀气缸体积大,结构复杂。用在进胶点间距大的模具中可行,但应用到进胶点间距小的时候往往位置不足,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动模镶件在注射过程中需要推出并转动180°,其动力来自注塑机或者是安装于模具上的液(气)压缸。这样做结构复杂,成本高,产品生产周期长,维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双色注塑功能且整体结构简洁的双色注射成型模具及其运行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色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上下相对布置的二次注射组件和二次成型组件,并于两者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型腔;
二次注射组件中纵向开设有数量为型腔数量两倍的胶流道,且每两个胶流道对应于一个型腔的构成一组并分别布置为正对于型腔侧边位置的侧流道及正对于型腔中心位置的主流道,二次注射组件中还具有一块分流板,分流板内具有上下布置的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且上层流道连通侧流道,下层流道连通主流道,每一胶流道内还分别可纵向活动的穿设有一根阀针,阀针上端分别连接有用以控制其纵向活动的活塞结构,且阀针下端伸入胶流道下端的注胶口内并用以在阀针纵向活动时封闭或开启注胶口;
二次成型组件包括后模仁、可纵向活动的安装于后模仁上的推板,且后模仁上固装有与型腔等数量且向上穿透推板的第一镶件,第一镶件中部纵向贯穿并穿设有第二镶件,第二镶件向下穿过后模仁并可纵向活动,二次注射组件下端面具有凹模结构,由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构成凸模结构,并由凹模结构及凸模结构共同形成型腔。
较佳的,二次成型组件还包括后模底板,后模仁安装于后模底板上,并于两者之间形成有一个活动空间,且活动空间内设置有可纵向活动的镶件底板,第二镶件的下端固连镶件底板,于后模仁内还纵向固装有至少一个推拉油缸,推拉油缸的活塞杆固连镶件底板,用以带动镶件底板及第二镶件纵向活动。
较佳的,后模底板的底部还具有可纵向升降的顶针板,顶针板上端通过复位杆固连推板,且顶针板由注塑机中子带动。
较佳的,后模底板的外侧壁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油缸,油缸的输出轴向内伸入活动空间并连接有一斜块,斜块上端面与镶件底板的下端面相抵,斜块下端面与活动空间的内底面相抵。
较佳的,二次注射组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相连的前膜顶板、安装模板、凹模板,分流板安装于安装模板内,胶流道开设于安装模板及凹模板中,凹模结构形成于凹模板下端面,活塞结构容置于前膜顶板中开设的活塞腔内并由气体驱动,阀针上端连接活塞结构,下端由上而下的依次穿过安装模板、分流板以及凹模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双色注射成型模具的运行方法,包括:
步骤a,第二镶件向上运动至与主流道的注胶口相抵,位于主流道内的阀针向下运动至封闭对应的注胶口,位于侧流道内的阀针则向上运动至开启对应的注胶口;
步骤b,第一熔料经由分流板内的上层流道进入侧流道并经由对应的注胶口进入型腔,完成第一次进胶;
步骤c,第二镶件向下运动至与第一镶件上端面相齐平,位于主流道内的阀针向上运动至开启对应的注胶口,位于侧流道内的阀针则向下运动至封闭对应的注胶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0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成型组件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去除多孔隔皮和流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