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电子锁漏锁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6499.4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全奉先;崔海岩;李容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7/22;E05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柱 电子锁 锁腔 上锁盖 失败信号 异物 关锁 扣入 锁闭 马达 检测 移动 判定 位置探测传感器 马达电流信号 成功信号 电流信号 马达控制 锁闭位置 停止移动 延时通电 中心凸起 防漏锁 前端面 凹型 卡挡 锁孔 供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子锁漏锁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电子锁接收到关锁命令后,马达控制锁柱移动,当位置探测传感器检测到锁柱移动到正常锁闭位置,继续给马达一个延时通电时间,锁柱继续移动,在此过程中,锁柱前端面与上锁盖的凹型锁孔的中心凸起接触,检测到马达电流信号发生变化,判定锁柱已到位,停止向马达供电,锁柱停止移动,电子锁正常锁闭,给出关锁成功信号;上锁盖未正确扣入锁腔内或锁腔内存在异物时,电子锁无法检测到正确的电流信号变化,判定电子锁未正常锁闭,给出关锁失败信号,进行防漏锁操作,锁柱回到初始位置,给出关锁失败信号。本发明防止了关锁过程中上锁盖未正常扣入锁腔内及锁腔内异物卡挡产生的漏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电子锁漏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货币发行业务中,电子锁的应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业务人员对电子锁进行关锁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或其它原因,造成电子锁漏锁现象客观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漏锁时的自动检测与处置的方法及装置,解决在人为失误未扣入上锁盖时引起的漏锁及锁腔内有异物引起的漏锁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电子锁漏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电子锁接收到关锁命令后,电子锁的微型马达控制锁柱移动,进行关锁动作,并实时检测锁柱的位置及马达的电流信号变化。
当锁柱移动过程中触发关锁位置传感器,电子锁控制模块继续给微型马达一个延时通电时间,控制锁柱继续移动,实时检测微型马达的电流信号。
在微型马达延时通电时间内,当锁柱移动到其前端面与电子锁上锁盖的凹型锁孔的中心凸起接触时,微型马达电流信号发生变化,电子锁控制模块根据电流信号检测结果判定锁柱已移动到正确位置,停止向马达供电,锁柱停止移动,电子锁正常锁闭,电子锁控制模块给出关锁成功信号。
优选的,所述防漏锁操作包括:
在微型马达延时通电时间内,当锁柱在移动过程中,其前端面未与电子锁上锁盖的凹型锁孔的中心凸起接触时,微型马达电流信号未发生变化,电子锁控制模块根据电流信号检测结果判定上锁盖未正确扣入锁腔内,电子锁处于未正确关锁状态,电子锁进行防漏锁操作,控制微型马达反向通电,带动锁柱反向移动,锁柱回到锁闭前初始位置,电子锁控制模块给出关锁失败信号。
优选的,所述防漏锁操作还包括:
在锁柱移动过程中尚未触发关锁位置传感器时,其前端面与电子锁锁腔内异物接触时,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检测到马达电流信号变化,电子锁控制模块根据电流信号检测结果判定锁腔内存在异物,电子锁处于未正确关锁状态,电子锁进行防漏锁操作,控制微型马达反向通电,带动锁柱反向移动,锁柱回到锁闭前初始位置,电子锁控制模块给出关锁失败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电子锁漏锁的装置,包括:
位置探测模块,用于电子锁接收到关锁命令后,在锁柱的移动过程中,根据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判定锁柱的移动位置。
凹型锁孔,其内壁中心处带有中心凸起,用于在马达延时通电过程中与锁柱前端面接触,引起马达电流信号变化。
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电子锁微型马达的电流信号变化。
电子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检测信号控制电子锁的动作,给出关锁结果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防漏锁操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6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手机NFC功能的无电池式微型箱包锁
- 下一篇:一种磁铁锁锁体优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