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0045.6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天顺;简亚溜;邹文俊;彭进;刘鹏展;赵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4/12 | 分类号: | C08G14/12;C09J16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水性 酚醛树脂胶黏剂 二甲苯 制备 耐热性 改性酚醛树脂 酚类化合物 硅氧烷单体 醛类化合物 疏水性结构 酸性催化剂 酚醛树脂 酚羟基 硅原子 氢原子 键能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是由二甲苯、硅氧烷单体、酚类化合物、酸性催化剂和醛类化合物组成。该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通过酚醛树脂结构中引入疏水性结构二甲苯环和键能较高的Si‑O键(460 kJ/mol),酚羟基‑OH中的氢原子H部分会被硅原子Si取代,因此改性酚醛树脂的耐水性和耐热性均得到较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也称电木,无色或黄褐色透明固体,由于其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成熟,综合性能优良,因而广泛且大量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粘结等领域。然而,传统酚醛树脂由于分子结构中的酚羟基和亚甲基易氧化,使其耐热性受到影响,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特别是高温领域中的应用。
为提高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将硅原子引入到酚醛树脂大分子结构中部分封锁酚羟基,同时形成较C-O键(326kJ/mol)具有更高键能的Si-O键(460kJ/mol),是改善酚醛树脂耐热性的有效途径。但是,传统硅酚醛树脂制备过程复杂,存在有机硅单体的水解自聚、酚醛自聚、单体与酚醛共聚等反应,反应聚合程度难以控制。
本发明人在前期研究中,已通过酯交换法合成制备出了新型硅酚醛树脂(SPF),解决了以上硅酚醛树脂制备过程中反应过程难以控制问题;然而,制备出的新型硅酚醛树脂耐水性不佳,工业化生产尚不满足,需进一步提高其耐水性。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酚醛树脂耐水性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将硅氧烷单体和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梯度升温,于110~200℃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苯氧基硅烷中间体;之后冷却降温,加入一定量的二甲苯和醛类化合物,在70~95℃下与烷基苯氧基硅烷中间体进行反应至终点,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制得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
所述硅氧烷单体可以是甲基(或苯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或苯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酚类化合物可以是苯酚、甲基(或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酚、二甲酚、萘酚、邻苯二酚、腰果酚、双酚A、双酚F、双酚S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酸性催化剂可以是盐酸、磷酸、硫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冰醋酸、硼酸、甲酸、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甲(或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醛、多聚甲醛、三聚甲醛、三聚乙醛、糠醛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一种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各原料用量如下:硅氧烷单体、酚类化合物、酸性催化剂和二甲苯的质量比为0.1~1.0:1:0.05%~4%:0.1~0.4;醛类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的用量为摩尔比0.5~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0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聚氰胺腰果酚改性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元预混发泡装置和发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