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秸秆发酵有机肥料的制备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8702.3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萍;梁乐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C05F1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32360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玉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出料斗 发酵罐 小麦秸秆 导热杆 有机肥料 电控出料阀 环形密封圈 电加热盘 罐内腔 底端 导通连接 顶端延伸 环形凹槽 热量传送 温度平衡 圆柱筒体 制备应用 支撑柱 底面 过热 内壁 排出 外壁 限时 环绕 保证 | ||
1.一种小麦秸秆发酵有机肥料设备,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是带有支撑柱的圆柱筒体结构,所述发酵罐(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2),所述出料斗(2)底面的中部导通连接有电控出料阀(3),所述出料斗(2)外壁底面的边侧环绕有电加热盘(4),所述出料斗(2)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八根导热杆(5),八根所述导热杆(5)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内腔的中部,所述发酵罐(1)的顶端设有环形密封圈(6),所述环形密封圈(6)顶面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7),所述发酵罐(1)外壁的一侧固定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顶端活动连击有摆臂(9),所述摆臂(9)的顶端通过销轴活动串接有杠杆(10),所述杠杆(10)的前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穹形顶盖(11),所述穹形顶盖(11)的边侧嵌合连接所述环形凹槽(7),所述杠杆(10)的后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螺母套管(12),所述支架(8)底端的一侧活动嵌合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顶端螺合连接所述螺母套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发酵有机肥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穹形顶盖(11)的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14),所述搅拌电机(14)的转子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5),所述搅拌轴(15)的底端伸入所述发酵罐(1)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发酵有机肥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顶端开口的另一侧设有秸秆传送带(16),所述秸秆传送带(16)的顶端设置有酵素喷淋头(17),所述酵素喷淋头(17)上设有流量调节阀门(18)。
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发酵有机肥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柜(19),所述控制柜(19)中通过电路板安装有控制单元(20)和三个继电器(21),所述控制单元(2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三个所述继电器(21)的控制端,三个所述继电器(21)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盘(4)、所述搅拌电机(14)和所述秸秆传送带(16)的动力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发酵有机肥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外壁环绕有保温层(22),所述发酵罐(1)的内壁分布安装有电子温度计(23),所述电子温度计(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发酵有机肥料设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人工或粉碎机械将小麦秸秆原料粉碎成一公分至两公分的碎料状;
S2:调节粉碎后的秸秆含水率,使其保持在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之间,如果含水率过高则通过晾晒或烘干处理,如果含水率过低则适当喷洒水雾或含有酵母菌的溶液;
S3:人工手动将切碎后的小麦秸秆投入所述发酵罐(1)中,或通过所述秸秆传送带(16)将小麦秸秆投入发酵罐(1)中,将所述酵素喷淋头(17)连通调配好的发酵液,在小麦秸秆投入发酵罐(1)内部的同时向其均匀的喷洒,其中,发酵液的重量配比为水九十六份、酵素零点五份、尿素一份和白糖二点五份;
S4:调节所述控制单元(20)的设定参数以及相应的工作程序,根据所述电子温度计(23)检测的温度通过所述电加热盘(4)和八根导热杆(5)调节发酵罐(1)内腔的温度,使其稳定在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
S5:在七天至十天时间后通过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控制所述电控出料阀(3)开启,放出发酵完毕的小麦秸秆,然后对发酵罐(1)进行清洗,再进行下一个发酵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87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