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单线165吨级尼龙-6聚合系统及聚合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5528.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8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道沈;柯年茂;马海龙;张婷婷;李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邦鹿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16 | 分类号: | C08G69/16;C08G69/14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徐胜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工艺 聚合系统 干燥塔 尼龙 切片 单线 反应器 熔体泵 萃取塔 切片水离心机 水下切粒机 一次性投资 场地布置 发送系统 工艺操作 冷却料仓 设备维护 生产效率 水贮存罐 出料泵 出料阀 出料器 切粒机 旋转阀 单台 熔体 萃取 工作量 生产 | ||
一种生产单线165吨级尼龙‑6聚合系统及聚合工艺,本发明聚合系统只包括一个前聚反应器、一个后聚反应器、一台前聚熔体泵、一台后聚熔体泵、一台水下切粒机、一个切片水贮存罐、一个萃取塔、一台萃取旋转阀出料器、一个干燥塔、一台干燥旋转出料阀、一个切片冷却料仓、一条切片发送系统,实现了后聚熔体出料泵、切粒机、萃取塔、干燥塔、切片水离心机、干燥塔等的单线单台操作,使工艺操作更简便,生产效率更高,克服了现有尼龙聚合工艺中在场地布置、工人操作、设备维护、设备投资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量增加、一次性投资增加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尼龙聚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单线165吨级尼龙-6聚合系统及聚合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合成纤维家族重要一员的锦纶,其上游原料就是由己内酰胺聚合生成的尼龙-6切片,当今世界上尼龙-6切片生产工艺主要是己内酰胺水解聚合工艺,其中最常用的有一段常压聚合工艺和前段加压后段减压的两段式聚合工艺,通常是以液体或熔融固体己内酰胺作为原料,以醋酸、苯甲酸等一元酸或己二酸、对苯二甲酸等二元酸为己内酰胺聚合的链终止剂,纯的脱盐水为己内酰胺开环剂高温水解聚合,然后经过切粒、萃取、干燥、冷却、包装生产出用户需要的产品。
我国尼龙-6聚合生产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工艺技术,单线产能从10吨/天↗15吨/天↗25吨/天↗40吨/天↗65吨/天↗100吨/天↗150吨/天↗200吨/天↗260吨/天↗390吨/天,直至今日台湾地区力宝龙已经有500吨/天的生产线投入运营。
从国外引进的工艺技术的工程公司主要有瑞士EMS、德国Lugir、德国PE这三家,其中瑞士EMS单线产能最高200吨/天,德国Lugir单线最高产能390吨/天、德国PE单线最高产能150吨/天。
瑞士EMS单线产能大于150吨/天生产线流程:
预聚反应→终聚反应→切粒(两台切粒机并联)→萃取(分两路出料)→干燥(两干燥塔并联)→切片输送(两输送并联);
德国Lugir单线产能大于150吨/天生产线流程:
预聚反应→终聚反应→切粒(两台切粒机并联)→一级萃取→二级萃取→三级萃取(分两路出料)→干燥(两干燥塔并联)→切片输送(两输送并联);
德国PE单线最高产能150吨/天生产线流程:
预聚反应→终聚反应→切粒(两台切粒机并联)→萃取(两萃取塔并联)→干燥(两干燥塔并联)→切片输送(两输送并联);
上述三家国外尼龙-6工程公司工艺和设备有以下不足和缺点:
从上述三家公司工艺流程简图可以看出,从切粒工序开始,到萃取、到干燥、到切片输送每个工序都是由二套或以上的工艺设备并联或串联达到产量要求。
1、两台尼龙-6切粒机,需要两台尼龙-6熔体出料泵、两套熔体过滤器,在场地布置、工人操作、设备维护、设备投资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量增加、一次性投资增加。
2、增加了尼龙-6切片萃取工艺的流程复杂性,系统管道中调
节阀、流量计、温度计、管道数量都随着串联的萃取塔的数量而增加。
3、单线萃取工艺设备的数量随串联(或并联)的萃取塔数量而增加,每串联(或并联)一级萃取塔,就需要增加相应的萃取水循环泵、萃取水过滤器、切片水泥浆泵、切片旋转出料阀、萃取水加热器、萃取水脱气罐等。
4、由于串联(或并联)萃取塔的数量增加,相关的运转设备数量也随之增加,设备日常维护工作量及设备故障率相应增加。
5、由于多塔串联(或并联)操作,而萃取水与切片是逆流走向,因此萃取水循环系统水平衡不易掌控、操作难度提高,对工艺条件变化更加敏感,不利于切片质量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邦鹿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邦鹿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5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