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生条纹光的软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3019.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9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晶;李旭森;邓启路;肖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9G3/36 |
代理公司: | 44604 深圳市华盛智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国英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纹光 软件系统 串口通信模块 流程编辑模块 流程控制功能 第三方装置 触发功能 导入模块 发明构思 数据保存 显示模块 条纹 切变 录入 盲区 多样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条纹光的软件系统,包括:串口通信模块、数据保存和导入模块、条纹切变模块、流程编辑模块和状态录入及显示模块。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本发明的软件系统能够产生多样化的条纹光,且各种条纹光能够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实现变化,满足实用的多样性,不产生盲区,针对所产生的条纹光在使用时还具有流程控制功能和第三方装置触发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生条纹光的软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产品的质量等级提高,进一步的对产品表面的要求也相对严格。产品表面出现的缺陷足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现有产品表面缺陷的检测技术对于微小的凸点、凹陷、水波纹等轻微缺陷难以检测,因此采用光源检测,而常规的光源体积小做成大面积需要繁琐和难度较高的操作,检测稳定性低,很难做到大面积、大视野的检测,基于此可以采用条纹光进行检测,并研发相应的检测光源。
当然,关于条纹光的应用也不限于作为检测光源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平面无影光栅条纹光源属于物理方式实现条纹成像,将设定好的条纹刻画到玻璃片上,然后从正面打光,条纹投射到物体表面。现有方法产生的条纹宽度固定,颜色固定,精度较低,且容易产生检测盲区。同时,也会受到打光角度和光栅片的尺寸限制,在处理一些大型的、多角度、表面光滑且不规则的物件时,传统的条纹产生方式很难满足全方位多角度的成像要求,三维应用方面更难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流程控制,触发控制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产生条纹光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产生条纹光的软件系统,用于LCD显示屏产生条纹光,且结合LCD显示屏现有相关技术的特性,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软件系统,能产生宽度可变、颜色可变且精度高的条纹光,所形成的条纹光在用于检测光时,可以处理大型的、多角度的、表面光滑且不规则的物件的检测,还能实现三维应用,结合整个检测流程,还具有条纹光流程控制功能和第三方装置触发控制功能,使得作为检测光的应用实用情况更加多样化,更加智能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产生条纹光的软件系统,包括:
串口通信模块,用于与光源装置实现串口通信连接;
数据保存和导入模块,用于将当前光源装置的配置信息和软件系统的运行流程信息保存到本地文件,还用于将本地文件中的光源装置配置信息和运行流程信息导入到软件系统;
条纹切变模块,用于实现条纹各种形态的变换以及光源亮度的控制;
流程编辑模块,用于编辑所述运行流程信息,并插入到所述切变模块中,同时软件系统还将编辑的所述运行流程信息发送到光源装置;
状态录入及显示模块,用于编辑和录入条纹光的配置信息和运行流程信息,还用于显示软件系统和/或光源装置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条纹切边模块包括二值条纹功能模块,所述二值条纹功能模块用于显示两种颜色像素交替排列的条纹,且所述二值条纹功能模块可调节所形成二值条纹的条纹宽度、移动步距、条纹颜色和显示方向。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条纹切边模块包括余弦条纹功能模块,所述余弦条纹功能模块用于显示余弦条纹,且所述余弦条纹功能模块可调节余弦条纹的条纹周期、条纹相位和显示方向。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条纹切边模块包括条纹光移动模块,所述条纹光移动模块用于移动条纹光。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条纹切边模块包括背光控制功能模块,用于控制光源装置显示的背光亮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条纹切边模块包括触发功能模块,所述光源装置通信连接有第三方装置,通过所述触发功能模块发出触发启动指令与所述光源装置和第三方装置实现同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3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