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利于提高IF钢洁净度的引流砂灌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1201.2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5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乌力平;李应江;邓勇;毛学庆;张雷;李宝庆;胡晓光;谢大为;张虎;丁太强;周寿好;熊华报;魏刚;孔磊;单永刚;尹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44 | 分类号: | B22D41/4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引流砂 洁净度 灌砂 钢液 上滑板 中间包 包壁 底砖 顶渣 氧势 铬质引流砂 氧化物夹杂 钢水净化 过程完成 含量增加 自动开浇 下滑板 氧化性 正相关 升高 | ||
1.一种有利于提高IF钢洁净度的引流砂灌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包包底砖(2),所述钢包包底砖(2)的底部设置有包壁(11),所述包壁(11)的底部设置有钢包上滑板(6),所述钢包上滑板(6)的下方设置有钢包下滑板(7),所述包壁(11)上部设置有水口座砖层(10),所述水口座砖层(10)上设置有碗口(3),所述碗口(3)的下方设置有钢包上水口(12),所述钢包上水口(12)内设置有钢水通道(5),所述碗口(3)的下部以及钢水通道(5)内均设置有高铝引流砂(4),所述水口座砖(10)上且位于碗口(3)上方以及座砖上部引流砂凸出部分(8)设置有铬质引流砂(9),所述座砖上部引流砂凸出部分(8)上为引流砂烧结层(1)。
2.一种有利于提高IF钢洁净度的引流砂灌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有利于提高IF钢洁净度的引流砂灌砂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S1、选择引流砂类型并设置有利于提高IF钢洁净度的引流砂灌砂结构;
S2、确定钢包引流砂用量,具体操作如下:
a)确定钢包水口不同使用阶段的不同类型引流砂用量,引流砂用量要确保填充钢水通道(5)、碗口(3)部分,且将座砖上部引流砂凸出部分(8)高度控制在50-60mm范围内;
b)高铝引流砂(4)用量以“钢包水口不同使用阶段高铝引流砂(4)最大用量MAX(A1、A2、A3、A4、A5、A6)”作为基准,即:高铝引流砂(4)用量=MAX(A1、A2、A3、A4、A5、A6);
c)铬质引流砂(9)用量以“钢包水口不同使用阶段铬质引流砂(9)最大用量MAX(B1、B2、B3、B4、B5、B6)”作为基准,即:铬质引流砂(9)用量=MAX(B1、B2、B3、B4、B5、B6)。
d)确定单袋引流砂重量:
单袋高铝引流砂(4)重量=MAX(A1、A2、A3、A4、A5、A6)÷2;
单袋铬质引流砂(9)重量=MAX(B1、B2、B3、B4、B5、B6)÷2;
S3、进行灌砂前的准备,具体操作如下:
钢包水平状态下,用煤氧枪烧洗钢包上水口(12)通道及碗部(3)区域,确保钢包上水口(12)及水口座砖层(10)无残渣、残钢,将钢包倾翻至包口距离垂直线60°-80°,并停留3-5分钟,确保无稀渣流出后再将钢包倾翻至钢包包口朝上;
S4、灌砂:钢包包口朝上状态下,通过灌砂枪先装入两袋高铝引流砂(4),后装入两袋铬质引流砂(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提高IF钢洁净度的引流砂灌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选择引流砂类型的具体方式如下:
1)钢水通道(5)部分:填充高铝引流砂(4);
2)碗口(3)部分:下部约1/2填充高铝引流砂(4),上部约1/2填充铬质引流砂(9);
3)座砖上部引流砂凸出部分(8):填充铬质引流砂(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提高IF钢洁净度的引流砂灌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铝引流砂(4)、铬质引流砂(9)的化学组成如下:
高铝引流砂(4):Al2O3≥65.0%,SiO2≤25.0%,Fe2O3≤4.5%,H2O≤0.5%,粒度(0.15-1mm)≥90%;
铬质引流砂(9):Cr2O3≥30.0%,SiO2≤35.0%,Fe2O3≥10%,H2O≤0.5%,粒度(0.15-1mm)≥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12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式浇包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亲水性富勒烯复合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