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调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1034.1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5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爱香;李振;亢鹤凯;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R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奇松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音响系统 声学 增益 调控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调控方法及装置,涉及声学领域,包括以预设检测方法为依据,检测音响系统中是否存在声啸;当音响系统中不存在声啸时,判断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初始增益值;当声学增益值小于初始增益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调整信息;声学增益值小于初始增益值用于表明音响系统中声啸被抑制过;当检测到调整信息时,根据调整信息调整声学增益值。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在音响系统中声啸被抑制的情况下,自动调整音频输出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音频输出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调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音响系统中,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信号会被麦克风拾取,麦克风信号被传输到扬声器中进行播出。在传输过程中,当音量较大时或者麦克风与扬声器距离较近时,声音反馈环路会在某些频率形成正反馈,从而导致声音会在不断地反馈中被一步步放大,从而产生了刺耳的啸叫声,严重影响用户的听觉体验,因此,在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应用中,需要采取啸叫抑制的措施。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目前的啸叫抑制措施包括通过移频法进行抑制的措施和通过陷波器进行抑制的措施。但是,在啸叫被抑制之后音响系统经常会变得哑口无声或者音色变质,从而导致了音响系统的音频输出效果降低。由此可见,现有的方法中只有对啸叫的抑制方法,而没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较高的音频输出效果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调控方法及装置,能够在音响系统中声啸被抑制的情况下,自动调整音频输出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音频输出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调控方法,包括:
以预设检测方法为依据,检测所述音响系统中是否存在声啸;
当所述音响系统中不存在声啸时,判断所述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初始增益值;
当所述声学增益值小于所述初始增益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调整信息;所述声学增益值小于所述初始增益值用于表明所述音响系统中声啸被抑制过;
当检测到所述调整信息时,根据所述调整信息调整所述声学增益值。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能够优先检测该音响系统中是否存在声啸(即现场环境中是否存在能够被听见的声啸),当现场环境中不存在能够被听见的声啸时(可以理解为当前时段中,声啸已消失或已被抑制),在此基础上,该方法进一步检测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是否小于预设的初始增益值,以确定是否对之前可能存在的声啸进行了抑制处理,其中,当该声学增益小于预设的初始增益值时,可以说明之前的确存在声啸并且已经被处理过,而当该声学增益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初始增益值时,可以说明之前可能没有声啸;同时,在上述的步骤确定出之前存在声啸并且被处理过之后,检测是否接收到用于调整音响系统的调整信息,若检测到了,则根据调整信息调整音响系统中的声学增益值(其中,上述的调整信息可以为麦克风与音响之间的距离调整或者可以为音响系统的音量调整);在上述声学增益值调整之后可以再检测声啸是否出现,若还没出现仍可以依照该流程顺序调整,如果出现,则对出现的声啸加以抑制。由此可见,上述的过程可以在当前情况下检测是否发生了声啸,如果未发生声啸,则判断是自始至终不存在声啸还是之前存在声啸但是被抑制了,此方法在之前存在声啸并被抑制时检测是否接收到音量调整信息或距离调整信息,并在接收到上述两种信息的一种时对音响系统中的声学增益值进行调整(其中,该声学增益值是抑制声啸是调整过的),从而实现了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声学增益的方法,进而在调整好声学增益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保证较高的音频输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音响系统中存在声啸时,根据预设的第一调整参数降低所述音响系统的声学增益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1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